據悉,怡清源作為安化黑茶領導品牌,在張流梅為首的專家科研團隊的引領下,堅持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為黑茶產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也奠定了怡清源安化黑茶千兩茶等茶品的優良品質基礎。怡清源安化黑茶野尖千兩茶精選安化高檔黑毛茶為原料,依古方純手工筑制,生產歷時一年,歷經72道工序,再經49天日曬夜露方可出廠,工藝復雜,品質上乘,頗受一眾資深藏家以及茶葉愛好者青睞。世博之父蔣一成先生、著名導演張紀中、香港著名導演胡明凱以及北京大學著名教授王守常都有珍藏。
北緯30度,湖南中北部,雪峰山脈北段,資水中游,地形地貌多樣,境內多高山疊嶂,風景秀美,占全球85%冰磧巖地貌的安化孕育自然奇珍——“世界茶王”安化黑茶千兩茶。
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1年),安化黑茶被定為貢茶,一直延續到清代。明萬歷年間,安化黑茶被定為官茶運陜甘茶馬司,作為朝廷與邊疆少數民族以貨易貨的商品。由于那里的少數民族主要以牛羊肉為主食,而黑茶不僅能祛除肥膩,還能補充人體所需微量元素,所以深受歡迎。在當時,由于交通極不便利,往往要花上1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運到,黑茶在運輸途中也飽受“風餐露宿”,自身發酵進而形成獨特的口味,也就有了如今聞名于世的安化黑茶。
世界只有中國有,中國只有安化有——指的就是安化黑茶千兩茶,千兩茶是安化的一個傳統名茶,以每卷(支)的茶葉凈含量一千兩而得名,這一千兩和現在的重量單位不同,而是按古時16兩為1斤來計算,一卷千兩茶約合現在35公斤左右。因其外表的篾簍包裝成花格狀,故又名花卷茶。”而古時之所以將安化黑茶卷成直徑約0.4米,高約1.8米,也是便于運輸。起初,個頭并沒有這么大,有十兩、五十兩、百兩,后為了能運得更多,才有了千兩。因此,現在同樣保留著以前的各種規格,從十兩到百兩,也統稱為千兩茶。挽救安化千兩茶第一人,中國知名黑茶專家、怡清源總工程師張流梅介紹,“安化黑茶千兩茶是世界上個體最大、加工技能最強、難度最大、生產跨度最、體能消耗最大、天下唯一非后包裝的茶品,且歷史悠久、獨具保健功效,被冠以“世界茶王”的美譽。全世界只有安化生產,并被權威的臺灣茶書譽為“茶文化的經典,茶葉歷史的濃縮,茶中的極品”。目前北京故宮、大英博物館、東京博物館以及臺灣歷史博物館各珍藏一支,被視為無價之寶,成為中國最值得收藏的黑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