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銀針,簡稱銀針,又叫白毫,是屬于僅有的白茶品。
明代田藝蘅《煮泉小品》中稱:“茶者以火作為次,生曬者為上,亦更近自然,且段煙火氣耳。”可見白茶的品種之優異。“白毫銀針”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它的成品多為芽頭,全身滿披白毫,干茶色白如銀,外形纖細如針,所以取此雅名。
白毫銀針創制于1889年,是現代白茶的創始者。白毫銀針的鮮葉采摘標準為春茶嫩梢萌發的一芽一葉,將其采下后,要用手指將真葉、魚葉輕輕地予以剝離。
白毫銀針的成品茶外觀茶芽肥壯,形狀似針,白毫批覆,色澤鮮白光潤,閃爍如銀,條長挺直,茶湯呈杏黃色,清澈晶亮,香氣清鮮,入口毫香顯露,滋味因產地不同而略有不同:福鼎所產銀針滋味清鮮爽口,回味甘涼;政和所產的銀針湯味醇厚,香氣清芬。
白毫銀針是福建省特有的名茶,源自福鼎縣,現在產地主要集中在福鼎、政和兩地。政和縣在1889年選育繁殖了政和大白茶茶樹品種,隨即也開始了用該品種產制白毫銀針。福鼎所產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產制的白毫銀針稱“北路銀針” 。政和所產的白毫銀針稱“南路銀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