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0年世博會引發紀念禮品開發熱,素以開發紀念性工藝品聞名的上海鴻運齋突破海派旅游紀念品特色不明顯的老大難問題,開發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方形玻璃壺——世博中國館玻璃壺。
開發具有上海城市形象、工業特色、文化特征,兼具觀賞和實用價值且價格低廉、方便攜帶的旅游紀念品,一直是困擾上海旅游紀念品市場的老大難問題。近年來,圍繞上海世博開發的各類紀念品,基本上是海寶類玩具,其他紀念品多半無世博元素、無創意、無突破,另有一些貴金屬的世博中國館建筑模型,雖有世博元素和觀賞性,但動輒價格上萬,往往嚇退游客。
鴻運齋在研究了上述現象后,結合上海工業制造的優勢,想到制作一款世博中國館的玻璃壺。藝術主創黃棟華帶著制作好的方形中國館紫砂壺遍訪了奉賢、金山以及江蘇南通等數十家玻璃器皿廠,每家工廠一見此壺,就認為是開國際玩笑,明確告之,全世界的玻璃壺都是圓的,還沒有一把方型的,因為這種模具加嘴吹的工藝,做不了方壺。
鴻運齋并沒有被困難嚇倒,黃棟華終于在本市一家器皿公司,找到了愿意啃這根“硬骨頭”的技術人員。經過三個多月的試制,終于找到成功的方法,如今,棱角分明、觀賞性極強的中國館玻璃壺研制成功,且批量生產價格低廉,每把僅200元左右。中國原駐法國大使、原國際世博局局長,中國外交學院院長吳建民欣然為世博中國館玻璃壺題詞:城市,讓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