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鐘情潮汕茶藝的汕頭市民在經商之余,突發奇思,自行設計制造出一種玻璃功夫茶具,使功夫茶具的制造材質在陶瓷、紫砂之外又添加了一個新品種,這位愛鉆研的市民叫李志樂。
李志樂制造的玻璃茶具,有大有小,無色通明,大的茶盤直徑34厘米,可擺放12個杯;小的約14厘米,僅可放2~4個杯。每套茶具均由茶盤、茶洗、茶壺、茶杯組成,還配套有酒精爐具。茶盤、茶洗上飾以牡丹花、紫荊花、牽牛花、蘭花等不同花紋,款式達七八種。茶壺和茶杯制造工藝精美,小巧剔透,沖泡茶時,外面的茶葉都可看得一清二楚。
李志樂駁回真空工藝處置等法子,使出產出的玻璃水壺壺柄、壺蓋及茶杯具備“隔熱”的功效,不論水壺的水燒開多久,壺柄都是涼的。他還設計了一款防風型的酒精燈圓形玻璃燈座,據稱,此燈在6級風的情形下也不會被吹滅,非常合適外出郊游時使用。
作為一名玻璃器皿的經銷商,李志樂是怎么萌生起要本人設計出產玻璃茶具的呢?1999年,在一次國內潮團聯誼會上,他偶爾聽到來賓議論起國外曾經有了玻璃功夫茶具,這引起了他的興味;2001年,他到濟南染指一個玻璃行業的學術鉆研會,會上有專家引見一種制造玻璃器皿的新型材料——高硼硅,其個性是衛生、無毒、耐低溫。回到汕頭后,他與一些企業協作,買來原材料高硼硅管,本人設計,本人研制模具、本人監制并托付加工出產,前后投入數萬元資金,經歷多次失利終獲成功。他總共設計了十六七套模具,最初成功的僅有四五套。
去年8月份,他帶著新產品赴廣州染指商品買賣會,玻璃功夫茶具一亮相便引起泛濫客商的青眼,幾位香港客商還想買下他所有的展品,訂貨也很踴躍。近日,國度工商部門曾經批復了他的商標注冊申請。他說,還準備研制出黑白的玻璃功夫茶具,為潮汕茶文明添加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