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第一講究是紫砂材質,砂質的效果,紫砂礦巖從礦石風化到顆粒狀,然后用石磨碾成帶有顆粒的粉沫,加水練成熟泥,制作茗壺,這種原始的泥料加工方法,能很好地保持砂壺的透氣性,使其日用功能良好,優良的材質顆粒效果使壺的音質為深、沉、沙、啞。
砂料最佳的顆粒為32目-60目。原始的加工方法,可使砂壺產生圓滑、舒適的感覺。紫砂壺的表面不論偏紫、偏紅、粉紅、豆紫等,養壺不久都應有象上油的感覺,不能枯、乏,顯得沒有活力象老人的皮膚。
現在,很多工藝師在礦石磨成粉末之后,用磁鐵將粉末中的鐵去除,甚至將石英等其他礦物質都去除,所以做出來的壺看上去十分細膩。其實,這只追求如何好做壺,方便做壺,而沒有理解為什么用紫砂礦石來做壺的真諦。畢竟,紫砂泥中如果含有大量的其他礦物質,對于做壺、燒制等工序的要求更高,稍微不小心,就可能做出一只失敗的壺。
所以現在一些年輕的和中生代的藝人的壺,雖然看上去好像是對材料很精細,其實,他們是破壞了紫砂應有的功能。真正懂得紫砂的老藝人,都是不會去除這些礦物質的,所以他們的壺,你仔細看看,就能看到壺身上的礦物質的顆粒,但是摸上去,一點都感覺不出來,依舊光滑如嬰兒的肌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