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現代科學研究證明,茶葉中含有500多種成分,其中一部分是正常人體所必需的營養成分,另一部分則是在某些病理情況下對恢復人體健康有益的藥效成分,其營養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而藥效成分則是指茶多酚、咖啡堿、脂多糖等。
茶多酚是一種強抗氧化劑,有助于抗衰老,同時它又是一種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重要成分,其中的兒茶素能夠有效阻止致癌物形成。茶多酚的含量還與茶的風味有著直接關系。就茶飲料而言,一瓶茶飲料中,只有茶多酚的含量達到500毫克以上,它才能比較接近現泡茶的原味。很顯然,只有110毫克茶多酚的茶飲料是不可能有“現泡綠茶風味”的。
茶是一種飲料,在茶飲料國家標準中,紅茶、綠茶、烏龍茶等茶飲料的茶多酚含量需大于300毫克/千克,綠茶飲料的茶多酚含量需大于500毫克/千克。而其他茶飲料,如市場上常見的瓶裝茶飲料則是碳酸茶飲料,國家標準對它的茶多酚含量要求是大于100毫克/千克。可見,茶多酚是茶飲料中為數不多的對人體有保健作用的營養成分,所以買茶飲料一定要注意看茶多酚的含量。如果茶多酚含量達不到國家標準,它只能算是茶味飲料。
另外,現在國內的茶飲料并非完全從茶葉中提取,而是添加了色素、香精、防腐劑等化學的東西。對人毫無益處;經過工業化生產,茶飲料中的茶多酚、維生素含量也大大降低了;喝茶本來可以收到降脂減肥的功效,結果為了口感加入的白砂糖卻增加了熱量,有的為了節約成本還加入了甜味劑等物質。因此,瓶裝茶飲料營養價值不大,遠遠比不過現沏茶。
還要提醒您的是,現在市面上有一些商店供應蜂蜜綠茶、柚子蜜茶一類的茶飲料。這類茶飲料還沒有國家標準,市場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茶粉、果味粉,它們往往都是色素、香精、奶精的混合物,用這些就能沖調出一杯“茶”飲品。這樣的“即沖”風味茶飲料,口感好,味道多,很受青少年的喜歡,但毫無營養可言。為了健康,還是不喝為好。
中醫學認為,春飲花茶好,因為這種茶可散發冬天積在人體內的寒邪,濃郁的香茶,又能促進人體陽氣生發。春天萬物復蘇,人卻容易犯困,此時若沏上一杯濃郁芬芳、清香爽口的花茶,不僅可以提神醒腦,清除睡意,還有助于散發體內的寒邪,促進人體陽氣的生長。尤其是前列腺炎或前列腺肥大者、肝病者、少女經期前后和更年期女性等都宜飲用花茶。
花茶是我國特有的茶類,有詩贊:“香花調意趣,清茗長精神”。飲花茶不僅是一種樂趣,而且可以保健祛病,如常見的菊花茶就能抑制多種病菌、增強微血管彈性、減慢心率、降低血壓和膽固醇。同時,可疏風清熱、平肝明目、利咽止痛消腫。再如茉莉花茶,則有清熱解暑、健脾安神、寬胸理氣、化濕、治痢疾、和胃止腹痛的良好效果;桂花茶具有解毒,芳香避穢,除口臭、提神解渴、消炎祛痰、治牙痛、滋潤肌膚、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金銀花茶能清熱解毒、涼血止痢、利尿養肝、抗癌;至于珠蘭花茶,則具有治療風濕疼痛、精神倦怠、癲癇等作用,對跌打損傷、刀傷出血也有一定療效。
專家研究,發現茶對由化學物質誘發的食管癌、結腸癌、肺癌、口腔癌和肝癌確有預防作用。同時,茶葉中的茶多酚對人體內產生的過氧化脂肪酸的抑制效果比維生素E強近20倍,而維生素E被醫學界公認為抗衰老藥物,所以,飲茶具有明顯的益壽作用。
人們常說“常飲茶,勝服藥”,這不是無道理的。當然,藥要對癥吃,茶也要適時飲。中醫認為,茶葉種類各異,性能和功效不一,對人體的保健作用也不盡相同。所以,飲茶應根據性能和功效,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那么,春季該飲什么茶好呢?
根據中醫理論,春、夏、秋、冬四季變化,與人的生命活動是對立統一的。人體必須適應四時氣候的變化,才能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否則人體節律就會受到干擾,抗病能力和適應能力就會降低,即使不因外邪而致病,也會導致內臟的生理功能失調,從而產生病變。《黃帝內經》曾提出“春夏補陽”的原則,即春天宜多吃溫補陽氣的食物,以使人體陽氣充實,增強人體抵抗力,抵御風邪對人體的侵襲。
具體到“用茶補陽”來說,春天因乍暖還寒,宜飲用香氣濃郁的花茶為好。花茶可以散發冬天積蓄在人體內的寒邪,濃郁的香氣,能促進人體陽氣發生。在花茶的選擇上,您只需謹記三條:一是香氣鮮靈,切忌陳悶;二是滋味濃厚,不能淡薄;三是香氣純正。
僅僅知道了春季喝什么茶,這還不算會飲茶。真正懂得“以茶養身”的人,不僅會品茶,更注意飲茶衛生。前者雖有高下之分,但不是很重要;后者卻值得每一個愛飲茶的人關注,因為它直接關系到茶的保健作用。
通常愛飲茶的人,有喜早飲,有愛晚喝,還有一些整天都在喝茶。一般說,早上起床后即飲早茶,可以提神醒腦,茶濃一點,也無大礙,但須邊飲邊用早點,不宜空腹喝太多的濃茶。不過,有心血管疾患的人切忌飲濃茶,因有可能造成心跳過速,心律不齊;晚上沏茶,一定不可過濃,為的是以利安睡,有神經衰弱或失眠癥的人,尤應戒飲。如果,整天都喝茶的話,上午喝過的茶,最好下午倒掉重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