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傳說是,古時有一位誠心敬奉觀世音菩薩的人,他每天清晨必在觀音菩薩像前敬奉一盞清茶。有一次他在敬茶時,觀音菩薩顯靈,指點他某處山巖有一株神茶,可以采擷。于是他跋涉攀登到山巖上,果然找到了這株神茶,只見茶樹的葉片閃爍著鐵色幽光。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將這株茶移植家中,精心維護,插枝繁衍,這就是鐵本山茶樹之祖。
本山茶的品飲,目前在福建泉州、廈門、漳州以及廣東潮汕一帶和臺灣,仍沿襲傳統的品飲方式。使用陶制小壺、白瓷小盅(小杯),先用沸水燙熱,然后在壺中裝入相當于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壺容量的茶葉,沖以沸水,此時即有一股殊香撲鼻而來,正是“未嘗甘露味,先聞圣妙香”。1一2分鐘后將茶湯勻傾入小蠱內,先嗅其香,繼嘗其味,淺斟細吸,確乃一種生活藝術享受。有朋自遠方來,給以功夫茶,表示對客人的敬重,而品飲者亦以能嘗到一杯名貴的本山茶茶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