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至23日,2011國際茶業大會暨茶產品交易會在杭州成功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桑國衛宣布大會開幕。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政協原主席、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周國富,商務部副部長鐘山出席大會。
中國國際茶業大會暨茶產業交易會是中國國內唯一的經商務部呈報,外交部審核,國務院批準舉辦的國際茶業盛會,由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牽頭,與國際茶葉委員會、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國茶葉學會、中華茶人聯誼會及商務部外貿發展事務局、浙江省商務廳、杭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以“科技合作·健康飲茶·貿易交流”為主題,為期3天。大會以推動中國茶產業轉型升級和產業出口持續健康發展為宗旨,為全球茶業人士加強合作,打造具專業性及重要市場價值的平臺,同時著力提升中國茶業的整體形象,并突出中國民族品牌的塑造和傳播。
大會期間,周國富首先對海內外嘉賓前來參會表示歡迎。他在致辭中說,推動茶文化發展,尤其要推動茶文化發展的內在動力,弘揚并致力于茶文化的發掘和保護,同時注重研究茶文化的發展態勢,期待與世界各國的茶業朋友們攜手并肩,為發展茶業經濟,壯大茶文化做出更大貢獻。
之后,商務部副部長鐘山也在會上發表致辭,他說,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始終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不斷促進農產品國際貿易與合作,提升中國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茶產業是中國農業的傳統特色產業,在中國農業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來,中國茶產業快速發展,茶葉出口量、出口額屢創歷史新高。去年,中國的茶葉種植面積為195萬公頃,產量達145萬噸,雙雙居世界首位;去年,中國茶葉的出口量為30.24萬噸,出口額為7.84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創歷史最佳成績。隨著中國茶葉出口的不斷發展,帶動了整個茶產業的轉型升級,擴大了茶文化的傳播,提高了茶葉生產的技術及研發水平,在增加茶農收入和擴大農民就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中國茶產業發展突飛猛進,但驕人成績難掩背后隱憂,行業發展面臨諸多棘手問題:自2005年以來,中國茶葉出口量徘徊在28~30萬噸之間,國際市場以紅茶消費為主,而中國特種茶的資源優勢一時難以轉化為市場優勢。國內茶企拓展國際市場的綜合實力與國際跨國公司相比差距明顯,中國成為世界茶葉出口強國仍任重道遠。隨著中國產業發展和企業經營實力的增強,轉型升級已成為大勢所趨,特種茶、綠茶將在新產品、新技術和新營銷理念的助推下,成為中國拓展國際市場的主打產品,也將成為引領世界茶葉消費潮流的時尚飲品。
浙江素有“世界綠茶看中國,中國綠茶數浙江”之美譽,茶葉年出口量占全國茶葉出口總量的50%以上,綠茶出口量更是占全國綠茶出口總量的80%以上。選擇杭州作為茶業大會的舉辦地,可以充分發揮杭州茶文化、茶科研、茶旅游和茶經濟的優勢,有利于杭州打造“茶為國飲,杭為茶都”的城市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