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歡喝茶,但是如何正確地喝茶,卻沒有多少人能真正說清楚。其實,這是一個有關溫度的科學問題--簡單地說,茶葉中最有價值的成分,即所謂“兒茶素”,在水溫為60~70攝氏度之間是最穩定的。而一旦水溫過高,茶葉中另外一種成分,所謂“單寧”,將開始耀武揚威,它將和兒茶素以及鈣、鐵等微量元素緊密結合,影響這些對身體有益成分的吸收。
所以,現在明白了吧,喝茶的最佳水溫其實是在60~70攝氏度,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削弱其正向效果。那么,問題就來了,普通人也不可能在杯子里插著溫度計隨時監控啊,那怎么判斷時機呢?設計師Hyung Gyun Jung等人用插上茶樹葉片做成的綠茶包 (Real Green Teabag),也許能解決這個問題:
主要的噱頭有兩點,其一,它真的就是用茶樹葉子做成的--大概就是不能用來烤制茶葉的那些葉子,除了顏色賞心悅目外,它還很環保,而且將茶包裹在里面后,看上去就像是某種糕點,令人食欲旺盛~其二,這片葉子能根據溫度變色,提醒我們飲茶的最佳時機--這片包裹葉挺長,完全就是普通茶包拉線的替代品,于是,將茶包浸在水中后,葉子還會露出好大一節在杯子外面,我們觀察其變色情況就可以知道茶葉泡得如何了~(當然,設計師對這種變色的機理語焉不詳……)
當然,拋開功能不談,用茶樹葉來做茶包的這個點子本身就很有噱頭了,就沖著這綠油油的一片,我應該就會去買來試試~ (只是前提是不能有農藥殘留……)“1分鐘后”、“2分鐘后”是什么意思?原來,有種理論,大概就是說茶葉在用80~90攝氏度的水沖泡之后,大概在1~2分鐘后飲用是比較合適的。因此,這圖片展示了茶樹葉茶包在水中隨時間變色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