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夏暑茶上市的時節。有別于春茶上市時的熱鬧景象,今年的夏暑茶市場顯得蕭條。茶商們透露,因為茶葉的消費群體比較固定,向來都對春茶和秋茶情有獨鐘。因此,盡管今年的夏茶較往年相比質量略好,價格也略高,但茶市仍舊較為冷清。
新茶不再吆喝賣
在市區,大大小小的茶葉店有上千家。每當春茶上市,店里就會將寫有“春茶上市”、“新茶搶鮮嘗”等字樣的招牌掛在店里醒目的位置。走進店內,店員也會熱情地向顧客推薦新到的春茶。但這樣的“待遇”卻降臨不到夏暑茶的身上。
日前,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家茶葉店發現,夏茶的身影少之又少。“以前店里多少會做些夏茶,但由于夏茶口感不好,喜歡喝的人并不多,久而久之也就不賣了。”在月之港茶葉店,店員向記者解釋不賣夏茶的原因。隨后,記者又走訪了華園小區附近的多家茶葉小店,都沒有夏茶的身影。在天福茗茶,記者總算找到了幾款7月份生產的夏茶。工作人員說,因為銷量不好,店里進貨的量都不多。目前在售的夏茶有龍井和鐵觀音兩種,至于是否會再出新茶,現在也說不準。
口味較澀少人愛
懂茶、愛茶的人,通常不會選擇喝夏暑茶。那是因為夏季天氣炎熱,茶樹新的梢芽葉生長迅速,使得能溶解于茶湯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對減少,特別是氨基酸等的減少使得茶湯滋味、香氣一般不如春茶強烈,由于帶苦澀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葉增加色澤不一,滋味也較為苦澀。苦澀的口感自然得不到市民的寵愛。
“做茶與天氣有很大的關系。以前沒空調做出來的夏暑茶又苦又澀,現在夏季多采用空調制茶。空調可以仿照秋天的氣溫,生產出的夏茶相對較香。但由于夏茶銷量不好,愿意做夏茶的人并不多。”漳州茶葉協會秘書長黃藝輝這樣介紹。
夏茶質量有提升
相對來說,夏茶利潤比較低。但由于今年春茶生長遇到春旱,采摘時又恰逢長時間下雨,產量少又做不出好茶,不少茶農便把目光放在夏茶上。“春茶歉收,如果夏茶又不做,那今年豈不是沒收成,”黃藝輝笑著說道,“因為春茶的原因,今年的夏茶質量反倒相對好些。價格較以前也有10%左右的漲幅。”
由于夏茶的口感不好,一直以來都是被茶農采下來降價賣或者是做成低檔次茶銷售。為了提高夏茶的品質,有些人還是在夏茶上進行了創新。今年,匯全茗茶總經理蘇雪健將和來自臺灣的彭信鈞合作,利用夏茶有蟲咬這一特性,推出一款“蜜香鐵觀音”,制作出一款傳統型的鐵觀音。蘇雪健告訴記者,通過技術上的改良,制作出來的蜜香鐵觀音,不僅去掉了夏茶的苦澀口感,喝起來還有淡淡的蜜香味,這是其他季節的茶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