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1年,福安坦洋村人發現了當地的“坦洋菜茶”。1851年,坦洋村胡氏用該茶首創了坦洋工夫紅茶(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烏潤、湯色紅艷、滋味甘醇),位列“閩紅”三大工夫紅茶之一。
坦洋村位于福安市社口鎮西部,白云山東麓。坦洋村內青山綠水常伴,青瓦幽巷可見;桂樹飄香,隔岸松杉蒼翠,遠近茶園碧綠。坦洋村雖小,建筑物卻異常豐富多樣。其中,真武橋、豐泰隆茶行、坦洋炮樓、王家建筑群是坦洋村的標志性建筑物。據介紹,截至目前,坦洋村仍有30余家茶廠,6000多畝茶園,主要栽種本地菜茶、福云6號等茶樹品種。
走進坦洋村,仍可見街邊大小茶行十余家。到了做茶的季節,在坦洋村下街隨處可以看到揀茶梗的老人,雖然他們要戴著眼鏡揀茶梗,但是并不影響他們的速度。
據介紹,在茶葉貿易的鼎盛時期,坦洋街上僅大茶行就有36家。但至今,豐泰隆茶行(位于坦洋村下街)是坦洋村保留最完整的茶行建筑,建于清同治年間,三層結構,二、三樓做萎凋,一樓做發酵和烘焙。整個茶行樓高十幾米,樓寬五十余米,烘焙間可擺放近兩個焙籠,是坦洋村象征性建筑和重要的文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