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銀針是一種較為特殊的黃茶,它有幽香、有醇味,具有茶的所有特性,但它更注重觀賞性,因此其中沖泡技術和程序十分關鍵。
沖泡君山銀針用的水以清澈的山泉為佳,茶具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并用玻璃片作蓋。杯子高度10-15厘米,杯口直徑4-6厘米,每杯用茶量為3克,其具體的沖泡程序如下。
用開水預熱茶杯,清潔茶具,并擦干杯,以避免茶芽吸水而不宜豎立。用茶匙輕輕從共罐中取出君山銀針約3克,放入茶杯待泡。用水壺將70度左右的開水,先快后慢沖入盛茶的杯子,至1/2處,使茶芽濕透。稍后,再沖至七八分滿為止。約5分鐘后,去掉玻璃蓋片。君山銀針經沖泡后,可看見茶芽漸次直立,上下沉浮,并且在芽尖上有晶瑩的氣泡。君山銀針是一種以賞景為主的特種茶,講究在欣賞中飲茶,在飲茶中欣賞。剛沖泡的君山銀針是橫臥水面的,加上玻璃片蓋后,茶芽吸水下沉,芽尖產生氣泡,猶如雀舌含珠,似春筍出土。接著,沉入杯底的直立茶芽在氣泡的浮力作用下,再次浮升,如此上下沉浮,真是妙不可言。當啟開玻璃蓋片時,會有一縷白霧從杯中冉冉升起,然后緩緩消失。賞茶之后,可端杯聞香,聞香之后就可以品飲了。
君山產茶歷史悠久,唐代就已生產、出名,因茶葉滿披茸毛,底色金黃,沖泡后如黃色羽毛一樣根根豎立而一度被稱為“黃翎毛”。相傳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時就曾選帶了君山茶。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品嘗到君山銀針,十分贊許,將其列為貢茶。
君山銀針屬黃茶類,以色、香、味、形俱佳而著稱。銀針茶在茶樹剛冒出一個芽頭時采摘,經十幾道工序制成。其成品茶芽頭茁壯,長短大小均勻,內呈橙黃色,外裹一層白毫,故得雅號“金鑲玉”,又因茶芽外形很像一根根銀針,故名君山銀針。沖泡后,開始茶葉全部沖向上面,繼而徐徐下沉,三起三落,渾然一體,確為茶中奇觀,入口則清香沁人,齒頰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