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烏龍(又名大葉烏),原產于安溪長坑珊屏。無性系品種。相傳,清雍正九年(1731),安溪長坑人氏蘇龍,將安溪一種茶苗移栽于建寧府(今南平市),產量高,品質好,當地茶農認定為優良品種,競相繁殖栽培。沒過幾年,蘇龍辭世,當地茶農以蘇龍姓名諧音命名為“烏龍”。后又根據其品種特征,稱為“大葉烏龍”,而區別于其他烏龍品種。大葉烏龍植株為灌木型,中葉類,中芽種。樹姿半開展,分枝較密,節間尚長;葉橢圓形或近倒卵形,尖端鈍而略突,葉面略呈弧狀內卷,葉色暗綠,葉厚質脆,鋸齒較細明。開花結實率尚高。
產地及分布
原產福建省安溪縣長坑鄉珊屏田中,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北部烏龍茶茶區。臺灣省有引種。20世紀60年代后,福建全省和廣東、江西等省有引種。1985年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為國家品種,編號GS13011—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