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文獻紀錄片《萬里茶路》聯合攝制組于5月18日~25日在安化進行了為期8天的拍攝活動。
在中國歷史上,“萬里茶路”是推動世界貿易發展的大動脈,可與“絲綢之路”的歷史媲美。該紀錄片從“萬里茶路”的起點到終點,選取途中8~10個節點,對晉商開辟的縱貫中國、連接歐亞的國際商貿大道“萬里茶路”進行實地走訪,力求深刻、準確、真實地反映歷史。
攝制組在安化縣查閱了明嘉靖、清同治、清康熙、清嘉慶年間的《安化縣志》,了解安化縣的建制沿革、茶業活動等方面的歷史資料。先后在東坪、黃沙坪、酉州、洞市、江南、唐家觀、唐溪茶場等地拍攝了古街道、古茶市、古茶碼頭、古茶行、古茶橋以及古茶碑、古茶牌(匾)、古茶鐘、古茶工具等茶文化歷史遺存。特別是在縣城東坪鎮一口保存完好,至今有240多年歷史的一口古茶鐘,上書有“今信大清國山陜兩省眾商人等捐資善鑄洪鐘一口重1000余斤,于湖南省長沙府安化縣十三都橋口關帝廟永遠供奉,乾隆貳拾捌年歲在癸未季春月孟旦(公元1763年)”字樣,引起了攝制組一行的極大興趣。這是晉陜茶商與安化茶葉交流重要的歷史物證。
《萬里茶路》攝制組導演劉杰、制片人鄭三和、山西大學教授張憲平等一致認為:晉茶商與安化黑茶的淵源歷史悠久,目前“萬里茶路”源起何處學術界雖有爭議,但安化有大量的物證和人證可以考證,同時需要加強學術等方面的交流和探討,才能還歷史的真實面目。因此,安化要加大宣傳力度,弘揚晉商和安化茶人共同創造的茶文化歷史,著力推介“安化黑茶”品牌,再創安化茶葉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