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味香馥甘醇,意境悠遠,象征中庸和平,在今天這個文明與文明互動的世界里,人類需要對話交流,茶是對話交流最好的中介。這說明,茶及其所包含的茶文化精神已經被世界認同,并成為國與國之間交往的紐帶。有感于“世界茶文明之旅”活動的重大意義,世界茶文明之旅的消息自今年2月份向社會公布以來,在業界引起了巨大反響。世界茶文明之旅是20世紀以來世界茶業歷史上一次范圍最大、影響最廣的中國茶文化的推廣活動,此次活動必將對中國茶產業產生深遠的影響。作為一名茶文化工作者,對于重走草原茶路的世界茶文明之旅活動,感到既欣喜又振奮。
長期以來,國人以中國為茶的故鄉、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世界茶文明的締結者引以為傲。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清代以來特別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茶開始隕落,中國茶文化變得落寞了,而我們的鄰國日本,在唐代將中國茶葉引進,后融合日本文化發展成為日本茶道。日本人民非常重視對茶道的推廣,日本茶道的重要流派里千家就在中國的一些省會城市長期駐會進行日本茶道的宣傳,在國際上的許多重要場合,日本始終不會忘記對茶道的宣傳,以至于有些人誤認為日本才是茶文化的發源地。而中國呢?在國際市場上,出現了中國茶葉行業的“一、二、三、四”現象,而我們的競爭對手英國“立頓”紅茶卻創造著“四、三、二、一”的奇跡,中國茶葉出口平均價格每公斤還不到2美元。在世界人民眼睛里,中國茶是低檔的、是原料茶,這一切的誤會都緣于對中國茶缺乏了解。
事實上,中國是世界上茶葉種類最豐富、茶葉品質最優異的國家。中國茶葉擁有綠、青、白、紅、黃、黑六大類1000余個品種,其中,白茶、黃茶、黑茶為中國特有茶類,而中國綠茶的品質在國際上更是首屈一指。很多到中國來的外國客人喝到真正的中國茶后,他們往往會發出由衷地贊嘆。中國茶擁有悠久的歷史,每一種茶都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西湖龍井,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四次駕臨并親自采摘;碧螺春,康熙皇帝非常喜愛它的香氣和韻味,并為其更名;君山銀針,紅樓夢中妙玉用隔年梅花上的積雪沖泡的“老君眉”;每一種茶都有著優美的傳說,這些美妙的故事都著深深地吸引著世界人民,吸引著他們了解中國茶的歷史文化。世界茶文明之旅組委會將攜帶著這些代表中國真正水平的茶葉到世界各地去推廣,掀開中國茶葉的朦朧面紗,展示給世界人民一個真實的中國茶和中國茶的歷史文化。
世界茶文明之旅帶去的還不僅僅是豐富多彩的茶產品本身,更重要的是對中國茶文化的傳播、對中國茶文化精神的傳播。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以茶為載體的茶文化,是茶與文化的有機融合。從中國茶文化的起源和實踐來看,就昭示了茶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個文明”的飲品。中國茶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清、靜、雅、和,一個“和“字,道出了世界和諧相處、和諧共進,茶文化是和諧精神的體現。就在不久前,胡錦濤主席在出席“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開幕式上,欣賞過中、日兩國精彩的茶藝和茶道表演后,以一個真摯的“和”字道出了中國茶藝與日本茶道的異曲同工,他提出的“以茶為緣、以和為貴”,是對茶文化精神的充分肯定。2002年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第七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上,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蒂爾的獻詞說:“如果有什么東西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話,那便是茶。茶,已經不再是一片簡單的葉子、一類植物,而是一種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一種和諧精神的代表。
我們欣喜地看到,在中國歷史上,經草原茶路、絲綢之路、茶馬古道、海上茶路等商路,茶葉走向了世界,并成為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億人飲用的重要飲品。此次世界茶文明之旅將在傳承歷史的基礎上,讓世界人民重新認識中國茶,認識中國茶文化,架起一座中外人民交流與溝通的橋梁。我們相信,經過四年茶葉之路重走的完成,中國茶葉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和地位必將得到提升,中國茶經濟也將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