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福建安溪縣、永春縣、華安縣等地的鐵觀音秋茶全面開采,鐵觀音的“秋水、秋香、秋色”的特征開始明顯。對秋茶期待已久的茶客們早已按捺不住嘗鮮的熱情,進入10月以來就開始覓秋茶聞“秋香”。而經歷了中秋這一波銷售高峰后,茶企新一輪營銷攻略也因秋茶而展開,“秋茶上市”已經成為茶市中最受關注的現象。
產茶區成本上漲茶價略升
國慶后,進入安溪的產茶重鎮——感德。大批的采購商驅車趕往這里,開始搶收今年的秋茶。安溪茶葉協會河南分會會長詹方枝國慶期間就帶領200多名河南的茶商回鄉收茶。據其介紹,這次與他們一道來的還有河南當地的重要客戶以及茶界的朋友。他說,安溪鐵觀音在河南的市場以中高檔茶為主,河南已經成為安溪鐵觀音的省外第三大銷售區,這次采購商們的茶葉采購量都不少。
今年感德的茶葉產量與去年相比持平,價格普遍上升,平均漲幅在12%左右,中高檔茶的數量與往年相比有所增長。奔走在各大產茶區之間的采購商們,也紛紛表示今年鐵觀音秋茶的采購價有所上揚。對于茶價的上漲原因,陳欽洲表示,主要是受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方面由于茶葉種植、茶園管理水平、制茶技術提升以及今年秋茶遇到了不錯的天氣,使得茶葉整體品質提升;另一方面,人工、農資等成本上漲,導致茶農不得不合理提價。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眼下的天氣狀況卻讓今年秋茶的整體市場形勢不明朗。茶葉采摘時的氣候情況,直接決定了這個茶季的成敗。而今年,時不時出現的陰雨天氣,或多或少對茶葉的采制造成了影響。
據永春縣農技站高級農藝師顏涌泉介紹,永春作為鐵觀音的重要產茶區之一,鐵觀音在國慶期間也進入了全面采制時期。他告訴記者,今年永春鐵觀音秋茶的基本情況是,受到近期陰雨天氣的影響,高檔茶的產量有所下降,中檔茶的產量基本穩定。茶葉品質方面,與去年相比基本持平,價格波動比較小,市場的需求量也很穩定。
據廈門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研發部經理、高級評茶師陳志雄介紹,烏龍茶要經過曬青、搖青等特殊工序,下雨的話,茶葉水分太足,葉張都是水,青葉里的水分很難散發出來,做出來的茶葉會有水悶味,香氣比較低沉,不夠清爽,沒法達到高香;口感苦澀;外觀暗綠;泡后葉渣不夠黃綠透亮。
茶農們眼下既擔憂因下雨而做不了茶,也擔憂茶葉會因雨天而推遲采摘導致出不了好茶。不過,感德鎮黨委書記陳欽洲認為,秋茶的采摘時間比春茶長很多,一兩場小雨對秋茶的影響應該不大。
茶終端秋茶陸續上市市場銷售再迎旺季
泉州市區多家品牌茶葉店以及閩南茶都、中國安溪茶都等市場,發現秋茶已經開始在終端市場上架,而問詢以及購買秋茶的茶客也在增加。
八馬茶業、三好茶博匯、德聚軒茶業、乾宮茗等茶企的相關負責人紛紛表示,今年企業很重視秋茶的采購,茶季派了大批人馬到產茶區采購茶葉。記者發現,目前,不少茶店的秋茶還沒有全部上齊,特別是高端茶。八馬茶業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企業的秋茶已經基本上架。從秋茶采購情況來看,由于雨水比較多,今年茶產區的鐵觀音秋茶產量較往年下降了一些,但是降幅不是很大。今年秋茶的質量與往年秋茶大致持平,價格較往年略有上升,特別是中低檔的茶葉價格略有上升。
如何對秋茶進行差異化營銷?眾茶商各有妙招。八馬茶業的秋茶主推200克包裝,改變了以往以250克包裝為主的情況。據悉,這是企業根據市場反饋的情況重新進行了定位,因為市場調研發現200克包裝更受消費者歡迎。
三好茶博匯的相關負責人告訴,今年秋茶將會在十月中旬全面上市。企業根據門店的需求進行了備貨調整,中高端茶的采購略有上升。因為,今年三好茶博匯也開始涉足茶會所,在泉州市區的東海片區已經開設了一家高級茶會所,接下來企業開設的茶會所數量還會增長。
企業的秋茶已經上架,未來幾天將基本完成。今年,企業加大研發,豐富不同等級的茶葉,讓不同價位的茶葉在口感、香氣等方面的區別更加明顯,口感更加豐富,以滿足不同群體的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