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以來,上猶縣把茶葉和油茶產業確定為該縣農業主導產業和富民支柱產業。目前,該縣有近四分之一的農戶通過土地流轉規模種植“兩茶”20多萬畝,影響帶動新建“兩茶”10萬畝。全縣“兩茶”總面積超過30萬畝。隨著土地流轉的加速,產業的不斷升級換代,“兩茶”已成為上猶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金葉子”。
茶園、油茶林面積列全省各縣前列;被列入“國家油茶產業發展試點縣”、“國家茶葉技術體系建設示范縣”、“國家級有機茶標準示范縣”,“猶江綠月”、“梅嶺劍綠茶”等6個名優茶產品還成功入選上海世博會江西館名優產品參展……面對一個個來之不易的數字和榮譽,上猶縣沒有滿足和懈怠,而是積極對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發揮生態優勢,在助推“綠色崛起”的征途上策馬揚鞭。
擴規模謀發展
站在黃埠鎮合溪萬畝高效油茶林山上一眼望去,連片茶園星羅棋布于松林之間,林中有茶、茶中有樹、林茶相間,景色美不勝收。據了解,這1萬多畝的油茶林是種植大戶廖太祺從200多戶農民手里流轉過來的,像這樣的油茶園,在上猶到處可尋。
由于自然生態優越,上猶發展“兩茶”產業的條件得天獨厚。2009年以來,通過廣泛調研、科學論證,該縣把茶葉和油茶產業確定為全縣農業主導產業和富民支柱產業。目前,全縣有近四分之一的農戶通過土地流轉規模種植“兩茶”20多萬畝,影響帶動新建“兩茶”10萬畝。全縣“兩茶”總面積超過30萬畝。隨著土地流轉的加速,產業的不斷升級換代,“兩茶”已成為上猶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金葉子”。
筑暖巢引金鳳
“正是看中了政策、勞動力和生態優勢,我才把重心轉向家鄉的油茶產業。”寶生園有機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藍寶生告訴記者。此前多年經營人造板生意的藍寶生舉資6000多萬元在社溪鎮麻田村、安和鄉陶朱村等地租賃、承包土地2萬多畝,成為上猶縣油茶種植面積最大的企業。
為建設好投資“洼地”,該縣采取一系列措施扶持“兩茶”產業發展:每年整合1000多萬元資金專門用于“兩茶”產業發展,縣財政預算每年安排200萬元用做“兩茶”產業發展基金。對農戶連片開發10畝以上和連片低改30畝以上茶園免費提供茶苗;新開100畝以上連片茶園的每畝扶持600元。優惠政策吸引了眾多投資者前來創業。
創品牌促增收
“這段時間,我先后接到上海、廣東、北京等地客商打來的電話,要求訂購猶江綠月茶,現已與上海一家茶葉公司簽了訂單,每月供貨400多斤。”上猶縣猶江綠月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有良如是說。
2010年,上猶正式啟動“上猶綠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申請注冊工作,如順利完成申報計劃,該縣將成為全國少數擁有地理商標的縣市之一。同時,該縣把品牌農業作為拓寬農產品銷售的主渠道,提升產品競爭力,去年重點發展了“梅嶺”“猶江綠月”“五指峰高峰”等知名品牌,其中“猶江綠月毛尖”榮獲2008中國綠茶高峰論壇名茶評比銀獎,擁有該品牌的猶江綠月茶葉專業合作社已擁有茶園1。1萬畝,帶動周邊1。2萬名農民融入茶產業大軍。僅出售新葉,上猶茶農每年就能增收3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