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下半年,在炒作行情下一度突飛猛進的普洱茶價格普遍下跌50%左右。到了2010年,普洱茶中的幾個領軍品牌也全線下調,不少高位進貨被套的茶商憂心忡忡,部分期待收藏普洱茶用于投資升值的炒手也心有余悸,擔心普洱茶的價格會一路下跌不回頭。在不少人看來,雖然部分普洱茶品種的價格已趨向平穩,但后市依然看淡。
暴漲之后見長跌
周先生2007年初和幾個炒手一起從福建進貨,共同投資了30多萬元以每公斤300元收進普洱茶系列“下關甲級沱茶”,當時還有不少炒手也加入進來,購銷兩旺的局面引發出了普洱茶行情的表面繁榮。在持續不斷的買盤推動下,“下關甲級沱茶”進一步漲到了400元附近,讓周先生和其他炒手大為感慨,慶幸先下手為強才掌握了獲利的籌碼。
在這期間,周先生為了保管普洱茶可沒少費心思。幸好這些茶餅堆積在一起比較牢固。他特意在城市郊區的儲藏倉庫里安裝了空調,溫度保持在25攝氏度左右,濕度則控制在75度左右,還要保持倉庫通風,以防止茶葉因為潮濕而發霉。鑒于每年的存儲費用約為茶葉價格的3%左右,在半年時間里周先生花費的儲藏費就接近1萬元。
到了2007年六七月份,福建、云南等地一直處于高位盤整期的普洱茶因為無人接盤而出現了急跌的態勢,隨后華東地區各大市場的茶價也緊跟著下跌,在跌近周先生他們的成本價時,周先生還示意同伴們捂住存貨耐心等待反彈。但是眼看著普洱茶跌穿了自己的成本價甚至慘遭腰斬,讓周先生著實心驚肉跳起來。到了2010年,周先生等幾個炒手每賣出1公斤茶葉就要虧損100多元,這樣的結果讓他們無法接受,只能將存貨繼續捂在手里,等待出貨機會。但更讓他們心焦的是,如果普洱茶的價格在下半年依然難以回升的話,那么他們只能繼續租用倉庫儲存茶葉,全年的存儲費用將接近2萬元。周先生坦言,只要收回成本,他就和同伴清倉出局,再也不想為這些茶葉勞心費神了。
據華東地區茶葉市場的一些行家介紹,華東市場上的普洱茶行情是緊跟福建、云南而來的,身價倍增的普洱茶演繹出的大幅跳水讓江浙地區的跟風投資者措手不及,像下關甲級沱茶2005年出廠價僅為每公斤14元左右,2007年的出廠價就暴漲到了每公斤150元,那么市場價就必然要水漲船高,高位盤整而無人接手,余下來的除了下跌擠干泡沫還能怎么樣呢?所以像周先生這樣的虧損戶不在少數。另外,受到追捧的大益牌普洱茶價格也由每件(30公斤)2.2萬元降到了1.4萬元,差距達到了0.8萬元,不少實力派商家也深套其中。
業內人士強調,這次普洱茶的價格暴跌是以大益、下關、中茶等為首的幾個大品牌價格劇跌而引發的,因為這幾個大品牌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70%以上,使眾多投資者認為普洱茶有崩盤的跡象,進一步使得其他普通型的普洱茶品種也成交不暢。投資者在恐慌情緒的左右下普遍抱觀望態度,不知道究竟是否該割肉拋盤。
暴漲長跌緣于爆炒
專家指出,2007年第一季度普洱茶均價上漲了約4倍,部分大品牌甚至上漲了十幾倍,上人為投資和炒作造就了普洱茶本身的大量價格泡沫,以上大品牌的茶葉在上半年都被炒到了虛高的價位。暴漲必然意味著暴跌,只有部分中小品牌在此次行情調整中未受到太大影響,走勢也較為平穩,究其原因無非是小品牌的市價幾乎不存在炒作成分,商家也多是薄利多銷,價格升降的空間都不大,華東地區現有的茶商基本上都經營這類低價的普洱茶。
在某地茶葉市場經商的王先生表示,大多數購買普洱茶的江浙人自己并不喝茶,因而純粹是為了收藏才購買,并且都是抱著一夜暴富的心理來投資。當前普洱茶的收藏者投機心態相當濃郁,當上半年普洱茶出現暴漲行情時,許多對普洱茶一知半解的普通投資者開始盲目跟進炒作,而此次價格暴跌帶來的“大洗牌”又讓高位被套的炒家們因為心態欠佳只能割肉清倉,所以才致使普洱茶價格一路走低直到被腰斬,可以將此次的跌價看作是普洱茶暴炒后的一次泡沫擠壓。
價值源于品質
普洱茶行情下跌只是一種正常的價格泡沫擠壓,而并沒有從根本上否定普洱茶所蘊涵的收藏和投資價值,只要普洱茶的升值空間依然存在,那么這個市場就依然會有投資者予以關注。普洱茶稱得上是一種神奇的茶葉,眾所周知,民間俗話通常稱“酒是陳的香”,而普洱茶保存期的長久性也成為茶葉界人士評判其品質高低的標準。
茶葉界普遍認同的古董級茶葉的原料通常采自大葉原始種的野放茶菁,這樣的茶葉口感較為醇和厚重,茶葉質地柔軟而肥大。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云南等地有不少茶農紛紛對許多老茶樹品種進行了改良,老茶園逐步被淘汰,并出現了灌木型茶樹等新的改良品種,使得后來的普洱茶制作原料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現在流行的普洱茶很多都是便于保存的茶餅,如今留存下來的早期茶餅都是當時的茶農用石質模具通過手工壓制而成的,所以早期的茶餅都比較寬大,外形看上去有些古色古香的意味,形狀不整齊。新中國成立以后,機械模具逐步代替了石質模具,茶餅的外形也逐漸變得整齊勻稱了。20世紀80年代的茶餅相對較大,而90年代的茶餅就精致小巧了許多。在茶餅生產的不同的年代里,茶餅的直徑、厚度、弧度、形狀以及緊壓程度等都是鑒別茶餅品質的關鍵要素。
茶餅內部還有一樣重要的茶葉品質辨識依據——內飛。內飛是壓在茶體內部的,不能抽換,難以偽造。內飛的鑒別方法主要在于其紙張的質地、印刷的油墨顏料和印刷版式等3個方面,因為現在的紙張制造技術已經較以前大為改觀,所以制造昔日內飛的紙張材質如今已經很難偽造,印刷在內飛上文字的油墨和印刷板模也是今非昔比。這樣一來,就可以大體上判斷出普洱茶出品的年代?吹接凸獗〖垺⒓氉钟∷⒌膬蕊w,可以初步判斷茶餅的生產在20世紀80年代;如果熟悉內飛的印刷顏色和版式變化熟悉,再參考餅型及配方,就可以進一步判斷出茶餅出產于20世紀80年代的中期還是后期。
隨著時光的流逝,普洱生茶在陳化的過程中經過沖泡后其湯色會越來越紅,口感也會越來越好,不會讓人感到太苦澀,這些都可以作為茶葉品質和年代辨別的參考依據,而關于普洱熟茶品質的陳化,茶葉界標榜的棗香、參香、樟香實際上往往都是在濕倉情況下形成的,正常情況下存儲的熟茶不太會出現各類特殊的香氣。
止跌升值會有時
事實上,普洱茶投資的實用性和高收益性已經初步得到了眾多投資者的認可,并且帶動了同為普洱系列的湖南金花黑茶的暢銷,無論是普洱茶還是金花黑茶,其本身就是一種新型的具備了升值潛力的理財品種。就其主要產地來看,云南的普洱茶和湖南的金花黑茶都聞名于世,當地的獨特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造就了大葉種普洱茶和金花黑茶特有的品質,奠定了云南普洱茶及湖南金花黑茶在世界茶葉體系中獨一無二的特性。普洱茶和金花黑茶都可長久收藏,不用擔心其會變質,且收藏年代越長久茶葉就越香,陳化后的普洱茶和金花黑茶溫和、清香、醇厚,價格也普遍較高,正是因為其較高的收藏價值才造就了其非凡的升值千里。民間所說的“開門七件事”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茶作為飲料顯然已經上升到了國飲的地位,普洱茶和金花黑茶因為具有獨特的保健功能及豐富的文化內涵而備受投資理財界的關注,它們在茶葉市場上的交易很活躍,具有很強的變現能力,年代久遠且品質較高的普洱茶和金花黑茶價格年均的漲幅都在30%以上,確實令人刮目相看。
業內人士表示表示,除了市場的炒作行情之外,普洱茶和金花黑茶作為特殊的收藏理財品種,其本身的特性因為受到季節所左右,對價格變動也有一定影響。通常來講,春、冬茶比較好賣,夏、秋茶則相對差一些,季節變化會引起價格在10%左右的浮動,所以每年夏茶上市時價格會降低,交易也顯得相對清淡。從目前的市場來看,普洱茶經過大幅跌價洗牌之后價格已經趨向平穩,金花黑茶也在漸漸為市場人士所熟悉,就像股票和郵幣卡市場一樣,漲跌輪回是客觀規律,只要茶葉行業的產供銷正常有序,價格波動就屬于市場經濟的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