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第七屆中國茶葉經濟年會主題報告會在桃花嶺飯店舉行。與會代表們各抒己見,分析當下茶業發展現狀及前景。
茶葉將成本世紀第一大飲料
世界茶葉傳統貿易中,紅茶占85%以上,但近些年國際市場對綠茶的需求快速增長,我國綠茶、特種茶出口量也隨之增大。從1998年起,我國綠茶出口已經年年超過紅茶。2007年的出口產品中,綠茶占77.3%,特種茶為12.2%,紅茶為10.5%。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預測,茶葉將是21世紀全球第一大飲料,今后全球茶葉市場消費每年將以3%左右的速度增加,有機茶、低農殘茶將成為國際市場的主要健康飲品。
農業部門調查認為,內銷市場需求也會進一步擴大。目前,國內人均年茶葉消費只有460克,上海、廣州等地甚至達到1000克左右,愛爾蘭、土耳其、科威特、英國、伊拉克等國人均達到2000克以上,可見國內外消費市場潛力很大。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葉保健功能的開發和茶文化的發展,茶葉消費增加已是不爭的事實。
京東商城來宜指點茶企電子商務
在年會上,京東商城相關負責人就電子商務營銷做了專題演講,在演講中這位負責人介紹了京東商城的相關情況,并就電子商務的一些優點進行了詳細分析,為現場茶企的代表“指點迷津”。
這位負責人表示,傳統銷售方式庫存周轉期一般在60天左右,連鎖超市的周轉期大約為30天,而電子商務帶來的銷售革命,使商品的庫存周轉期極大縮短,一般在一周以內。另一方面,連鎖超市的運營成本在15%左右,而電子商務運營成本僅7%至10%。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宜昌的茶企在繼續加強傳統營銷的方式之外,也開始試水電子商務。如采花茶業在今年與淘寶網合作,在淘寶網上建立了采花旗艦店,從傳統營銷轉向電子商務營銷。通過一系列促銷活動,通過網絡B2B,B2C平臺,將采花毛尖直接推向全國市場。
記者打開采花旗艦店看到,無論是產品分類、網店風格,都具有鮮明的特色,而且自從上線經營以來已經有大量網民選擇在其中購買“采花毛尖”系列茶葉。
上市融資茶企發展新助力
在本屆年會提供的《2011年中國茶葉行業發展報告》中,有專家撰文分析了中國茶企融資的現狀,認為自從2009年中國礦業集團通過股權收購福建武夷星茶業有限公司、龍潤普洱茶集團在香港上市,開創了中國茶企融資的上市融資的先河,受這兩大茶企融資的啟發,更多茶企開始萌動上市融資的念頭。
在年會上,宜昌蕭氏集團就自身發展的經驗,介紹了在創新融資理念方面所做的工作:蕭氏集團在推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組建專門機構,聘請業內專家入駐公司現場指導,通過股權改造、資產重組、資源整合、規范管理等方式積極籌備企業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