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此詩描繪作者秋日行經山麓時所見景色。有對山中人家的遐想,也有對經霜紅楓的詠嘆,讀之使人胸襟頓開,在音韻之外感受到一份清心與舒爽。其書法是有異于文人士大夫的民間淳樸風味,畫面也是如此,一孩童正捂著耳朵點爆竹,是民間“竹報平安”的題材。
紫砂茶具一般不施釉,施釉者大約始自康熙朝,那時曾在紫砂器上試燒琺瑯彩;雍正朝以后,出現了紫砂胎粉彩、描金等器具。專家曾對紫砂壺上的湖綠色加彩成分進行化學分析,發現其中含有很高比例的磷、鈣和氯,尤其是磷的含量比古代含磷最高的吉州窯、長沙窯、建窯產品還要高出五倍。估計磷和鈣的成分來自動物骨灰,而氯的來源尚不清楚。待全部成分來源弄清后,將會揭開紫砂加彩工藝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