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原料,是顆料較粗的陶土,它和景德鎮、龍泉窯的瓷土同屬高嶺-石英-云母類型,但鐵、硅量較高。從顏色分主要有三種子:一種呈紫紅色和淺紫色,稱作“紫砂泥”,肉眼可以見含有云母微料,燒成后為紫黑色或紫棕色;一種呈灰白色或灰綠色,稱作“經泥”,燒成后為淺灰色或灰黃色;還有一種呈紅棕色,稱作"經泥",燒成后為灰黑色。這三種陶土,宜興丁蜀鎮的黃龍山都有蘊藏,紫砂尼最豐富,綠泥較為稀少。根據宜興陶瓷工業公司的研究,利用這些陶土來燒制器皿,有以下優點。
一、紫砂原料經過澄淀、煉制,可塑性好,燒制過程中收縮率小,燒成范圍大,產品不易變形。
二、紫砂成品有小于2%的吸水率,說明它的氣孔率介于一般陶器和瓷器之間。紫砂原料中存在大量團聚體,團聚體內部有閉口氣孔。燒成時,團聚體產生較大的收縮,它的周圍又生成一層斷斷續續的氣孔群,大部分屬開口氣孔,顯氣孔率約為5%。這樣質地的器皿,用來泡茶,色、香、味俱佳;用來栽花,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排水性,不易爛根。
三、泥料分子排列呈鱗片狀結構,與一般陶瓷泥料的顆粒結構不同。因此,紫砂成品冷熱急變性好,熱傳導性低,用為茶具時,撫摸不燙的,寒冬季節沸水注入及火上煎燒都不易炸裂,優于一種般瓷器。
四、按照行家的說法,可燒成海棠紅、朱紫砂、葵黃、墨綠、白砂、淡墨、沉香、水碧、閃色、葡萄紫、榴皮、梨皮、豆青、新銅綠等幾十種顏色,全憑原料呈現的天然色澤,成為紫砂器高雅、質樸的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