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綠透三黃”是毛尖茶的特色,即干茶色澤綠中帶黃,湯色綠中透黃,葉底綠中顯黃。具體特點是:外形條索緊結纖細卷曲、披毫,色綠翠。香清高,味鮮濃,葉底嫩綠勻整明亮。我國茶葉界著名老前輩莊晚芳教授曾吟詩贊美:"雪芬芳香溈江生,不亞龍井碧螺春,飲罷浮花清鮮味,心曠神怡攻關靈!"
溈江白毛尖歷史悠久,傳說,遠在唐朝就已稱著。清同治年間《寧鄉縣志》說:“溈山六度庵、羅仙峰等處皆產茶,唯溈山茶稱為上品。”又1941年《縣志》載:“溈山茶雨前采制,香嫩清醇,不讓武夷、龍井。商品銷甘肅、新疆等省,久獲厚利,密印寺院內數株味尤佳。”傳說,原密印寺院內有一個老禪師,善作茶,并能識溈山地土、山向,何處產茶最佳。
溈江年降水量1800~1900毫米,年平均溫度15℃左右,相對濕度80%以上,全年日照為2400多小時。高山茶園土壤為黑色沙質壤土,土層深厚,腐殖質豐富。茶園飽受霧露滋潤,不受寒風和烈日侵襲,茶樹根深葉茂,梗壯芽肥,茸毛多,持嫩性強。
溈江白毛尖清明后7~8天開采,芽葉標準為一芽一、二葉初展。采摘時嚴格要求做到不采紫芽、蟲傷葉、魚葉和蒂把。當天采當天制,以保持芽葉的新鮮度。
溈山白毛尖制造分殺青、悶黃、輕揉、烘焙、揀剔、熏煙六道工序。煙氣為一般茶葉所忌,更不必說是名優茶。而悅鼻的煙香,卻是溈山白毛尖品質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