溈江毛尖茶產于湖南省寧鄉縣西部的大溈山。溈江白毛尖歷史悠久,傳說,遠在唐朝就已稱著。清同治年間《寧鄉縣志》說:“溈山六度庵、羅仙峰等處皆產茶,唯溈山茶稱為上品”。
溈江氣候溫和,雨量充沛,云霧鐐繞,土壤肥沃,是茶樹生長的好地方。尤其是主產溈江毛尖茶的寧鄉縣西部的大溈山鄉,這里山谷起伏,海拔千米,峽谷溪間,林木蒼郁,云霧籠罩,氣候溫和,平均氣溫15.5℃,年有效積溫4915℃,冬天不嚴寒,夏季無酷暑,年降水量1404毫米,尤其是春夏之交,細雨蒙蒙,極利茶芽萌發。茶樹多生于峽谷溪澗兩旁,有蒼翠欲滴的常綠針葉與闊葉喬木為其天然屏障,形成空氣濕潤與多慢射光的優良環境,因而茶樹生長健壯,持嫩期長。明朝御史張鶴樓曾游覽茶區,并作詩云:"云鎮山頭,遠看輕云密布,茶香蝶舞,似如翠竹蒼松"。
生長在自然環境幽美的本地團葉茶樹品種,充分表現出芽葉茸毛多、肥厚柔嫩、發芽早、持嫩性強的特性,其鮮葉內含物豐富,為創造都勻毛尖奠定基礎。毛尖茶選用當地的苔良種,具有發芽早、芽葉肥壯、茸毛多、持嫩性強的特性,內含成份豐富。優良的芽梢,為形成毛尖茶的品質提供了物質基礎。
據史料記載,早在明代,溈江產出“魚鉤茶”、“雀舌茶”已列為“貢品”進獻朝廷。它以優美的外形,獨特的風格列為中國名茶珍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