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云霧茶的工藝特點:由于天候條件,云霧茶比其他茶采摘時間較晚,一般在谷雨之后至立夏之間始開園采摘。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長度不超過5厘米,剔除紫芽、病蟲害葉,采后攤于陰涼通風處,放置4--5小時后始進行炒制。經殺青、抖散、揉捻、理條、搓條、提毫、烘干、揀剔等工序精制而成。
廬山云霧茶的加工制作十分精細,手工制作,初制分殺青、抖散、揉捻、炒二青、理條、搓條、揀剔、提毫、烤干(或烘干)等工序,精制去雜、分級、勻堆裝箱等工序。每道工序都有嚴格要求,如殺青要保持葉色綠翠;揉捻要用手工輕揉,防止細嫩斷碎;搓條也用手工;翻炒動作要輕。這樣才能保證云霧茶的品質優佳。
具體操作方法
1、殺青
每鍋投葉量為350~400克,鍋溫150~160℃。主要手法雙手拋炒,先抖后悶,抖悶結合,每鍋葉量較少,鍋溫不高,炒至青氣散發,茶香透露,葉色由鮮綠采摘轉為暗綠,即為適度。時間約6~7分鐘。
2、抖散
為了及時散發水分、降低葉溫、防止葉色黃變,剛起鍋殺青葉置于簸盤內,雙手迅速抖散或簸揚10余次,這樣可以使香味鮮爽、葉色翠綠、凈度提高。
3、揉捻
一般用雙手回轉滾揉或推拉滾揉,但用力不能過重,以保毫保尖,當80%成條即為適度。
4、初干
揉捻葉放在鍋中經過初炒,使含水量降至30~35%,鍋溫80℃左右,以抖炒為主。
5、搓條
是進一步緊結外形散發部分水分。初干葉置于手中,雙手掌心相對,四指微曲,上下理條,用力適當,反復搓條,直到條索初步緊結、白毫略為顯露、含水量減少到20%左右時即可。搓條溫度應控制在60℃左右,時間10~15分鐘。
6、做毫
通過做毫使茶條進一步緊結,白毫顯露,茶葉握在的手中,兩手壓茶并搓茶團,利用掌力使茶索斷碎。溫度控制在40℃左右,時間約10分鐘。
7、再干
鍋溫上升到75~80℃,茶葉在鍋中不斷收堆,不斷翻散,至含水量減少到5~6%,用手捻茶可成粉時即行起鍋。再干手勢要輕,盡量減少碎斷。干茶起鍋后經適當攤放,經過篩分割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