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禪茶文化歷史悠久,中國在唐、宋時代禪風大盛,并對社會文化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湖南石門是中國禪茶之鄉,石門夾山是中、日茶禪源頭,自古就是譽滿東南亞的茶禪祖庭,自唐代高僧善會于夾山開辟寺院,即有“猿抱子歸青樟嶺,鳥銜花落碧巖泉”之偈語,北宋徵宗政和年間,圓悟克勤禪師在今日的湖南石門“茶禪之鄉”主持靈泉禪院(即夾山寺)時,提出“禪茶一味”這一佛學界珍品之后,禪與茶便形影相隨,后圓悟克勤奉詔遷金陵、鎮江等地,于東南沿海名剎,傳碧巖宗法,授碧巖茶道,帝賜法號,聲名大振,使石門夾山的茶風禪光,得以熏沐吳、越、閩大地,遠及朝鮮、日本等國,大大促進了茶禪文化的發展。
后世尊為“茶圣”的陸羽,雖然不是僧人,但卻出身于寺院,他一生的行跡也幾乎沒有脫離過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