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四季歌》是我國著名中年保健科學專家、原安徽省衛生廳廳長戴光強先生的最新創作,他在最近的新安百姓講堂中,十分明確地提出了“喝好”、“吃好”、“科學鍛煉好”、“睡眠好”、“心態好”和“補好”等“中年保健六個好”的要求。在首當其沖的“喝好”中,他提出了“茶葉是個寶,中年喝茶不可少”的“喝茶保健”新觀念;同時,他還用新穎別致的角度介紹了按季節喝茶的《喝茶四季歌》。
《喝茶四季歌》的主要內容有:春喝花茶,因為春飲花茶能助人發散冬季久集體內的寒氣;夏喝綠茶,因為夏飲綠茶能去火消食化痰,還能消炎殺菌;秋喝烏龍茶,因為秋飲烏龍茶有潤喉生津、潤膚生肌、清除體內積熱的功效;冬喝紅茶,因為冬飲紅茶可以生熱暖腹,增強人體抗寒能力。
多少年來,喝茶有益健康的說法已經越來越成為人們的共識。茶葉中含有天然的抗癌質和抗氧化劑,還能夠降低膽固醇和血壓,具有抗壓力和抗焦慮的作用。
然而,喝茶要按季節來喝不同茶的提法,則是戴先生的發明獨創,是鮮為人識的。他不但給出了要怎么喝茶的妙法,而且還給出了為什么要這樣喝茶的科學解讀來,讓茶客們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以科學服人,令真理增輝。同時,《喝茶四季歌》的內容又是廣大茶客所或缺的,備感新穎,頓生好奇,具有極強的反思沖擊力。于是,“四季都喝一樣茶”、“家有嘛茶喝嘛茶”、“長期偏愛一種茶”等已成習慣的茶俗,“只求杯中有茶葉,管它冬夏與春秋”的喝茶觀,現在看來這些習慣和觀念都已走向了科學喝茶的反面、都已成為亟待改變的“陋習”了。
除了《喝茶四季歌》之外,戴先生還有兩個關于喝茶的觀點也不乏新意,這就是:其一,泡茶時,第一杯茶水千萬不要倒掉,因為其中含有85%的抗氧化劑,這正是茶葉的精華所在。而在過去的好多品茶教科書的教條中,是要將第一杯茶水倒掉的,這樣做據說是可以去除茶葉中的殘留物的緣故;其二,不同的茶葉,要用不同溫度的水來泡茶。一般的茶葉,當以沸水沖泡;然而,對于一些高級的綠茶,就只能使用80℃-85℃的開水來沖泡,以免將綠茶的嫩葉子泡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