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史資料記載,茶葉成為歌詠的內容,最早見于西晉的孫楚《出歌》,其稱“姜桂茶荈出巴蜀”,這里所說的“茶荈”,就都是指茶。
茶歌的來源,一是由詩為歌,也即由文人的作品而變成民間歌詞的。茶歌的另一種來源,是由謠而歌,民謠經文人的整理配曲再返回民間。個也是主要的來源,即完全是茶農和茶工自己創作的民歌或山歌。
江西、福建、浙江、湖南、湖北、四川各省的方志中,都有不少茶歌的記載。這些茶歌,開始未形成統一的曲調,后來,孕育產生出了專門的“采茶調”,以至使采茶調和山歌、盤歌、五更調、川江號子等并列,發展成為中國南方的一種傳統民歌形式。當然,采茶調變成民歌的一種格調后,其歌唱的內容,就不一定限于茶事或與茶事有關的范圍了。
在中國有不少的以茶為主題的和與茶相關的歌曲,如《采茶歌》、《請茶歌》、《茶山小調》等等。從茶歌的歷史上來看,茶歌大都是勞動人民創造的口頭文藝形式,并以口頭形式在民間流傳,所以茶歌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在現代出現得一些以茶為內容的流行歌曲,則大都是以茶為引子或襯托來表達某種情調或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