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林芝地區易貢茶場干部職工高高興興地啟動了民族茶葉收割的第一鐮。據悉,該場從去年7月廣東援藏干部進駐以來,創新思維、加大投入,使今年茶葉產量發生了質的飛躍,預計鮮葉產量將突破15萬公斤,比去年增加11萬公斤以上,創歷史新高。
易貢茶場始建于1966年,1998年改制為西藏太陽農業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據茶場加工廠廠長安青介紹,在過去的10年里,每到10月,因為設備簡陋破舊無法生產民族茶,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修剪下來的好茶葉爛在田地里,充作“茶肥”。2008年,太陽公司有關領導因詐騙罪獲刑后,林芝地委、行署委派了3名副縣級干部組成工作組管理茶場。面對瀕臨倒閉的茶場,工作組想盡辦法激活生產,并向自治區、林芝地區爭取到了50萬元的農機補貼,用以配套制作民族茶的基礎設備。但是由于這套設備也僅僅為“基本配置”,生產吞吐量偏低,無法生產高品質、高檔次的民族茶,生產能力僅有4萬公斤。
去年7月,對口援助易貢茶場的廣東省援藏工作隊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后,提出了加大生產、擴種茶園,開拓銷售渠道,改變思路、大力發展高端民族茶,提高職工收入的工作思路。在爭取援藏資金的同時,大力發動社會捐助,先后為茶葉加工廠新配置用以制作高端民族茶的液壓機、蒸汽機、殺青爐等價值近百萬元的設備。經過一年的拓種、試驗、開發、生產,今年7月,易貢茶場研制出了雪域高原上的第一塊自行生產的餅茶“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隨后,又研制出“慶祝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限量版餅茶,以及茶枕、茶簾等高端產品,轟動了中國茶葉界。
“在過去,民族茶鮮葉收購0.1元/斤,現在我們把收購的價格提高到了0.2元/斤;運費補貼也從過去的1分錢/斤,提高到3分錢/斤。”看著豐收的情景,林芝地委委員、易貢茶場黨委書記黃偉平喜上眉梢地說,經過對生產規模的拓展,以及生產設備的升級,現在易貢茶場的民族茶產量上去了,質量提高了,批發價格也從過去的2塊多錢,升到了現在的5塊錢和7塊錢。茶場職工看到茶葉產量和價格大幅度提高,似乎看到了茶場新的希望,喜悅之情也溢于言表:“現在我們收入增加了,干起活來,有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