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藝術之路上不斷創新,才能實現自我超越,才能向更高的藝術臺階邁進。”這是錢樟法經常說的一句話。錢樟法是我縣高級工藝美術師,制作紫砂壺已有20年歷史,現為中國陶瓷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他把長興的茶文化融入壺里,以傳統為基礎加上自己的意識,個人的設計理念突出時代性,融入地域文化特點,多年來研究創作出的壺藝作品達600多件,仿制研究曼生壺達200多件。作品多次在國家級、國際級陶瓷專業評比會上獲獎。
最近一次獲獎是在2008年第五屆中國十大紫砂茗壺的評選中,經評委評審,錢樟法制作的陸羽論紫砂壺,榮獲十大紫砂茗壺之一。據了解,此次評選由中國博物館學會,中國十大紫砂茗壺評選委員會主辦,專家對于錢樟法的“陸羽論紫砂壺”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不僅具有“曼生壺”的氣韻,甚至超于曼生壺的形式。
陸羽論紫砂壺正是錢樟法在研究傳統‘曼生壺’的基礎上進行的創新。在錢樟法那一件件“奇形怪狀”的佳作中,留下了他無限的遐想與情感積累,無不體現出他獨特的想象力和藝術創造力。曾經有人評價錢樟法的作品是對傳統紫砂陶工藝的叛逆與沖擊,其實,這正是他不拘一格,在深厚文化底蘊基礎上不斷創新的個性,更是藝術美與創造美的凝練。
對于雕塑、繪畫頗有研究的錢樟法,創新地把兩者與制壺完美地融合為一體,他的作品中,迸發著一種難以捕捉的藝術張力,讓記者深深感受到一種蓬勃的朝氣與活力,以及他那種積極向上的樂觀生活態度。
錢樟法對于藝術的創作近乎于癡迷的程度。有時候腦中有一個靈感,即使是半夜他都會爬起來把在腦海中的突發奇想畫于紙上,然后不停地修改,直到自己非常滿意,才把它創作出來。“我非常享受創作的過程,創作作品時有激情,但也是在一種‘靜’的氣氛中尋找那一種愉悅。”錢樟法一邊用自己制作的茶壺為記者沏上一杯好茶,一邊向記者傾談道,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在閑談中,記者被錢樟法那種對藝術執著,對人生積極樂觀的態度所感染,也深深體會到弘揚清代浙人陳曼生的文化精神,繼承發揚長興紫砂行業,把長興傳統文化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是錢樟法畢生的心愿,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理解紫砂壺的魅力所在,一起參與到發揚長興紫砂產業、長興文化的隊伍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