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門紅茶,全縣地區并非一致,分為三域,由溶口直上到侯潭轉往祁西歷口,在此區域內,以貴溪、黃家嶺、石跡源等處為最優,其茶葉底厚薄適中,味醇眷幽,色潤澤,發酵時間以1個半小時為準。由閃里、箬坑特到渚口,在此區域內,以箬坑、閃里、高塘等處為佳,其茶葉底薄,條線好,味濃色佳,發酵只需1小時;由塔坊直至祁紅轉出倒湖,這區域以塘坑頭、棕里、蘆溪、倒湖等處為代表,其茶葉底厚、味濃、色暗、枝粗大,發酵須2小時以上,這類茶葉一般以制綠茶為佳。貴溪至歷口這一區域紅茶,因其質量最優,過去外商每年來華購茶,須待貴溪胡日順貢貢、歷口黃山、白岳3個箱到滬,乃開盤采購,故此區紅茶為祁門紅茶之冠。
歷口有祁門紅茶創始地之稱,清末祁門紅茶創始人之一的余干臣來祁,最早開茶號,試制祁門紅茶成功,名滿天下的祁門紅茶由此發端,歷口成了祁紅重要產區;從品質上說,歷口所產祁紅向來優異,據說1915年巴拿馬博覽會上獲金獎的祁紅,就是歷口茶號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