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門產茶歷史悠久,唐代就很有名。那時休寧、祁門、歙縣所產茶葉以浮梁為集散地,大詩人白居易的詩中就有“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的句子;唐代楊華所著的《膳夫經手錄》中記有“歙州、婺州、祁門方茶制置精好,商賈所賞,數千里不絕于道路”說明了祁門在唐朝已是較重要的茶葉產地。
至清光緒以前,祁門所產茶葉均為綠茶。光緒年間,黟縣人余干臣由福建回鄉,仿效閩紅制法,試制紅茶成功,這就是祁紅的開端。后來,在他的帶動下,附近茶農紛紛改制,逐漸形成祁紅產區。
祁紅一經問世,就以其優異的品質成為紅茶中的后起之秀,它與印度的"大吉嶺"紅茶和斯里蘭卡的"烏伐"紅茶齊名,被譽作“世界三大高香名茶”。
1980年祁紅獲國家優質產品獎章,1983年獲國家出口商品優質榮譽證書。祁紅“祁門香”香飄五洲,主要出口英國、荷蘭、德國、日本、俄羅斯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多年來一直是我國的國事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