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的繪畫很發達。漢代尤為重視繪畫的社會功能,經常成為勸善懲惡,表彰功德的手段。從文獻記載看,未央宮承明殿的壁畫,麒麟閣的功臥像,以及地方衙署、學館別舍的壁畫都非常興旺。這些雖然都已泯滅了,但從地下發掘出來的帛畫、墓室壁畫、畫像石、畫像磚等,也足以使我們窺見當日的盛況。
墓室壁畫及帛畫
墓室的壁畫或覆蓋棺槨的明旌(又稱銘旌)帛畫,大都描繪靈魂升天的仙境或天界,所繪的靈魂,乃是幻化的現實人物。著名的有湖南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初軑侯夫人墓的帛畫,全長二百零五厘米,畫面分為上、中、下三段。上段是天界,有神奇的人首蛇身的女媧像、扶桑樹、金鳥、蟾蜍、玉兔和乘龍翱翔的女子;中段是人間,有雍容華貴的老婦人和婢奴,侍立在神鳥飛翔的天門下,還有玉璧交龍,鼎壺食具;下段是立于魚背上的裸體巨人,雙手托板,象征突兀
而起的大地。洛陽西漢墓壁畫《鴻門宴》,生動刻畫了項羽的粗魯、兇猛和天真的神態,與舉兕角興對飲的劉邦的莊重氣勢,形成強烈的對比。帛畫所繪神仙、動物和人格神靈的特點,洋溢著狂放、活潑、生動而富有生活的情趣,與威嚴、厚重的青銅器造型有迥然不同的風格,這是對青銅藝術想象力有突破性的新發展。從傳統淵源上看,這不同于溫柔敦厚的儒家風范,可歸屬于楚漢文化的浪漫主義體系,曲折地映現了強盛的漢代人民熱烈追求人生歡樂的景象。
畫像石磚
畫像石和畫像磚的藝術中,大量地描繪了現實生活的圖像,戰爭、狩獵、百戲、宴飲、樂舞、祭祀、畜牧、勞作、庭院、起居、講學、庖廚、商市、收租以及歷史故事等等包羅萬象,描繪范圍極為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