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涼茶中本身就加有不少中草藥,甚至有些不在衛生部“食用中藥材名單”之中,這就讓不少人感覺飲用涼茶有一種“不安全”感。中醫講究“藥食同源”,因此將藥物添加在食品里的“藥膳”近年更是大行其道。尤其在中國南方地區,不管是煲湯還是喝的飲料,都強調其食補的作用。但最近某老字號涼茶卻因為添加了中藥“夏枯草”而廣受關注。據了解,中國自1995年起實施的《食品衛生法》中的確曾規定食品不得加入藥物。2002年,衛生部根據《食品衛生法》,公布了一批《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其中也不包括“夏枯草”。但是,這是否就說明添加了“夏枯草”的涼茶會對消費者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專家認為,中藥有不同藥性,根據不同的時令和季節,在用量上把握到位,就可以在飲食中充分發揮作用,達到滋補身體的效果。廣東人特別擅長食補,夏枯草、田七、天麻、土茯苓等中藥都常用來煲湯,運用得當一般不會產生副作用。
專家指出,在中國嶺南地區、港澳地區及東南亞地區居民的膳食習慣中,夏枯草長期以來都被用作涼茶或煲湯的常見配料,幾乎所有的涼茶飲料中均有夏枯草,這已經是婦孺皆知的事實。此外,在古今很多本草專著中,夏枯草都被確認為“無毒”物品。而且,廣東省已經將夏枯草作為普通食品上報衛生部。上述涼茶也是依法備案和銷售的產品。中醫非常看重臨床經驗,廣東人喝了一輩子的傳統涼茶,證明只要正確、適量飲用,它們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