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茶具,其實是指以氧化鈷為呈色劑,在瓷胎上直接描繪圖案紋飾,再涂上一層透明釉,而后在窯內(nèi)經(jīng)1300℃左右高溫還原燒制而成的器具。然而, 對“青花”色澤中“青”的理解,古今亦有所不同。古人將黑、藍、青、綠等諸色統(tǒng)稱為“青”,故“青花”的含義比今人要廣。它的特點是:花紋藍白相映成趣,有賞心悅目之感;色彩淡雅幽菁可人,有華而不艷之力。加之彩料之上涂釉,顯得滋潤明亮,更平添了青花茶具的魅力。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見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xiàn)在元代景德鎮(zhèn)的湖田窯,到明、清兩代為高峰。它用氧化鈷料在坯胎上描繪紋樣,施釉后高溫一次燒成。它藍白相映,怡然成趣,晶瑩明快,美觀雋久。白釉青花一大城,花從釉里透分明,使人賞心悅目。青花瓷,落筆簡潔,卻偏有不動聲色之奢華;用色純凈,卻偏有一種散落空靈的凝重。
景成閣青花瓷茶具是沿用傳統(tǒng)燒制工藝,精湛的繪畫計劃,將高檔瓷器文化結(jié)合高雅茶文化結(jié)合,將精神通過茶具的形式展示給廣大青花瓷愛好者,青花瓷茶具主要有:蓋碗、公杯、青花品杯、青花茶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