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地處大別山腹地,古屬淮南道壽州盛唐縣,唐代陸羽《茶經》中就有霍山產茶之記載。唐代李肇《唐國史補》卷下記載:“風俗貴茶,茶之名品益眾。……壽州有霍山之黃芽,”黃芽為唐代近二十種名茶之一。明代王象晉《群芳譜》記載,壽州霍山黃芽為當時的極品名茶之一。清代霍山黃芽為貢茶,歷年歲貢三百斤。可見霍山黃芽盛名數百年,然而經過歷代演變,以后竟致失傳,霍山黃芽僅聞其名,未見其茶。現時的霍山黃芽是1972年創制并恢復生產的,于89年獲省優質獎,90年獲商業部獎,同年獲“七五”星火科技獎,97年獲第三屆“中茶杯”一等獎。
霍山黃芽現產于佛子嶺水庫上游的大化坪、姚家畈、太陽河一帶,其中以大化坪的金雞山,太陽的金竹坪,諸佛庵的金家灣,姚家畈的烏米尖,即“三金一烏”所產的黃芽品質最佳。黃芽產區位于大別山北簏,地處縣境西南的深山區,可謂“山中山”。這一帶峰巒綿延,重巖疊蟑,山高林密,泉多溪長,三河(太陽河、漫水河、石羊河)蜿蜒,二水(佛子嶺水庫、磨子潭水庫)浩淼。年平均溫度15℃,年平均降水量1400毫升,生態環境優越。
霍山黃芽鮮葉細嫩,因山高地寒,開采期一般在谷雨前3—5天,采摘標準一芽一葉、一芽二葉初展。黃芽要求鮮葉新鮮度好,采回鮮葉應薄攤散失表面水分,一般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當晚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