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茶珍品蒙頂黃芽由于芽葉特嫩,要求制工精細。蒙頂黃芽制造分殺青、初包、復炒、復包、三炒、堆積攤放、四炒、蒙頂黃芽烘焙八道工序。
殺青:用平鍋,鍋壁表面平滑光潔,采用電熱或干柴供熱。當鍋溫升到100度左右,均勻地涂上少量白蠟。待鍋溫達130度時,蠟煙散失后即可開始開殺青。每鍋投入嫩芽120-150克,歷時4-5分鐘,當葉色轉暗,茶香顯露,芽葉含水率減少到55-60%,即可出鍋。
初包:包黃是形成蒙頂黃芽品質特點的關鍵工序。將殺青葉迅速用草紙包好,使初包葉溫保持在55度左右,放置60-80分鐘,中間開包翻拌一次,促使黃變均勻。待葉溫下降到35度左右,葉色呈微黃綠時,進行復鍋二炒。
復炒:鍋溫70-80度,炒時要理直、壓扁芽葉,含水率下降到45%左右,即可出鍋。出鍋葉溫50-55度,有利于復包變黃。
復包:得炒以后,為使葉色進一步黃變,形成黃色黃湯,可按初包方法,將50度的的得炒葉進行包置,經50-60分鐘,葉色變為黃綠色,即可復鍋三炒。
三炒:操作方法與復炒相同,鍋溫70度左右,炒到茶條基本定型,含水率30-35%時即可。
堆積攤放:目的是促時葉內水分均勻分布和多酚類化合物自動氧化,達到黃葉黃湯的要求。將三炒葉趁熱撒在細篾簸箕上,攤放厚度5-7厘米,蓋上草紙保溫,堆積24-36小時,即可四炒。
四炒:鍋溫60-70度,以整理外形,散發水分和悶氣,增進香味。起鍋后如發現黃變程度不足,可繼續堆積,直到色變適度,即可烘焙。
烘焙:烘頂溫度保持40-50度,慢烘細焙,以促進色香味的形成。烘至含水率5%左右,下烘攤放,包裝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