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初,舊中國云南小經濟委員會決定由鄭鶴春負責云南省茶葉公司;順寧地處山區,交通困難,百余里山路,只能靠騾馬馱運,所以制茶機器設備和物資購運既難又慢,為了爭早日試制,在機器和動力設備沒有配齊安裝完畢的情況下,采取土法上馬,使用人力手推木質揉茶桶,腳踏烘茶機,竹編烘籠烘茶等辦法,保證“新滇紅”試制工作順利開展。1939年,第一批“新滇紅”約500擔終于試制成功了,當時沒有木箱鋁罐。即用沱茶簍裝運香港,然后再改木箱鋁罐出口。“滇紅”創制出來了,當時,開始擬定名為“云紅”意即安徽“祁紅”,湖南紅茶稱“湖紅”,故云南所產紅茶亦可稱“云紅”也,同時又想借天空早晚紅云喻意其中,但舊中國云南省茶葉公司方面提議用“滇紅”雅稱,即借云南簡稱“滇”,又借得巍巍西山龍門瞰下秀麗的滇池一水,也別有妙處,我則不違眾人之意,最終以“滇紅”定名。
1940年后,“滇紅功夫”年有發展,成為祖國茶史上的一朵燦爛的名茶之花。“滇紅”問世之后,國際市場上齊加贊賞,認為外形內質都好,可與印、斯紅茶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