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38年秋到1941年秋,創制“滇紅”經歷了調查,創制,建廠成批生產三個階段。
調查
“七七”抗戰開始不久,1938年春,應舊中國中茶公司壽景偉、吳覺農先生電邀到漢口參加該公司工作,任技術專員,搞茶葉產銷技術工作,同年八月隨舊中茶公司遷往重慶工作。九月中旬,即被派往云南調查茶葉產銷情況。茶樹均為單本植,高達丈余,芽壯葉肥,白毫濃密,芽葉生長期長,頂芽長達寸許,成熟葉片大似枇杷葉,嫩葉含有大量黃素,產量既高品質又好,這些云南大葉種茶的特點,非滇紅工夫茶常合乎理想。
經了解,云南各茶區當時只生產青毛茶,屬綠茶一類,高溫殺青后,揉捻、曬干而成,然后由茶商到產區高站收購,馱運到茶葉集散市場,設廠壓制各種“緊形茶“以便運銷,其中餅茶僑銷,“緊茶”(心形)邊銷,沱茶內銷,從來沒有生產過紅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