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明成化年間,開漳圣王陳元光第廿八代嫡孫陳元和,游居平和縣崎嶺鄉彭溪水井邊時,發現有一株茶樹,枝稠葉茂,其芽梢呈白綠色,葉片青翠欲滴,茶葉發出自然茶香,氣味似蘭,清沁心脾,遂采其芯葉精心炒焙。不想制出的茶葉清香濃郁,沖泡后香氣徐發,飄散出蘭花的芬芳,抿上一口,滿口清香,片刻即感清甘醇爽。因芽梢呈白綠色,帶有奇特的蘭花香氣,故人們取名為白芽奇蘭。
看看1993年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測中心鑒評時給出的評語:“外形緊實勻稱,深綠油潤,湯色橙黃,香氣清高,滋味清爽細膩,葉底紅綠相映。總評:白芽奇蘭茶品質優良,屬青茶類中的優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