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福鼎點頭柏柳村,彎彎曲曲的山路兩邊,放眼望去,滿眼都是鮮嫩的綠色,空氣里彌漫著沁人心脾的茶香,制茶高手梅相靖就住在村里。今年66歲的梅相靖,出身在茶業世家,其先祖梅伯珍是福鼎茶業老行家,福建茶商名人,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將福鼎白茶推向世界各國,在茶商界有“梅占魁”之尊稱。梅相靖從小繼承父輩梅毓芳、梅毓厚、梅毓淮學習培育茶苗、出產茶葉。
當過村干部,干過多年的農活,對茶葉情有獨鐘的梅相靖,幾年來,致力于發展茶業,經過一番艱苦創業、艱辛探索,他的外號“茶仙”已早已被省內外廣大茶商、群眾所了解熟悉,他的茶苗質優價高,總是足不出門即被茶商搶購一空,他成了點頭遠近聞名的種茶制茶能人。
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梅相靖和其他村民一樣,家里的主要收入靠種田為生,一年辛苦下來賺不了多少錢,但他不甘心,尋思著如何致富,于是就和父親偷著種茶,年手制白茶數擔,托人帶到外省賣。當時,全村的茶葉總面積也不過四五十畝,茶站的收購每公斤價僅0.8元左右,而在廣東,卻賣了20多元。廣東的茶人說,你們福鼎點頭有這樣的好茶,不能拿出來賣真是可惜。
從此,梅相靖開始努力研究培植茶苗,制茶,在原有育苗基地的基礎上,選擇新品種試點試種,加強育苗基地新品種茶樹的繁育以及開發,并學會了從栽種、采摘、攤青、殺青,到揉捻、理條、曬干的茶葉種植和加工技術,把古老的白茶制茶工藝提高到一個新的極致,其白茶制作技藝2010年被確定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他也光榮地被確認為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
近幾年,每到產茶季節,梅相靖就成為大忙人,茶農爭著請他去幫助培植茶苗,他的足跡走遍福鼎所有產茶的鄉村,他講授過制茶技術的地方,茶農據此培植出來的茶苗、制出的茶葉價格總是大幅上揚。在茶鄉點頭,像梅相靖這樣的種苗、制茶能手一天天地多了起來,茶園面積達到8萬多畝,僅點頭鎮每年銷往中西部茶苗近80噸,春茶茶青量約1500噸,每公斤售價50-75元,茶農收入猶如芝麻開花節節高,日子猶如倒吃甘蔗節節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