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出好茶”,這是茶區人民長期從事茶葉生產的經驗總結。高山茶比平地茶,內山茶比外山茶好,這已成為人所共知的常識。如聞名全國的“黃山毛峰”、“霍山黃芽”都是產于海拔500—1000米的高山上,其品質優異,深受廣大消費者所喜愛。
高山之所以出好茶,是受高山特有的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所致,這是茶樹的生物遺傳學特性所決定的。涌溪火青茶屬珠茶,產于安徽省涇縣城東70公里涌溪山的豐坑、盤坑、石井坑灣頭山一帶。其中豐坑的團結巖、陰上巖、巖腳下;盤坑的雞爪塢、蘭花坑、飯井石;石井坑的鷹窩巖等地的茶葉自然品質為上。《涇縣志》上曾描述道:“由磨盤山(今盤坑)南趨至溪溪山廣袤三十余里,多產美茶并杉木”。這一帶山高林密,谷深溪涌,云霧繚繞,花草叢生,生態條件得天獨厚。
產區的土壤、水質、氣候得天獨厚,為涌溪火青的優異品質提供了很好的物質基礎。產區境內黃96山屬黃山余脈,海拔1175米,為涇縣最高峰,山勢雄峭,溪流奔放,竹木蒼翠,風景秀麗。涌溪河匯境內七十二條山溪,常年清泉長流。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溫度15℃,年平均降水量1800毫米,平均相對濕度達到90%,平均日照百分率40%左右,春季日照百分率僅26%,茶園土壤為烏沙土,土層深厚,有機質和氨磷鉀含量豐富,為茶樹生長創造了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
以涌溪盤坑的云霧爪和石井坑的鷹窩巖地所產茶葉品質最佳,為涌溪火青之極品。所產火青另名為龍爪云霧茶和鷹窩巖茶,為涌溪火青之極品。年產20多公斤,其香似幽蘭,味如甘霖,近乎仙人所賜,不可多得,大多作為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