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縣蕉村鎮青云村的茶農們正忙著對春茶進行嫩摘。“才兩三天我就整到千把塊錢了,嫩采就是好呀!”嘗到了嫩采甜頭的豆腐石組茶農杜世元激動地說。
據了解,蕉村茶農一直以來習慣用鐮刀割,嫩芽、老技整在一起,只圖數量,不管效益。為切實改變群眾的采茶觀念,從去年開始,該鎮著重在青云村安排干部一對一聯系村民小組,在每個村民小組搞一塊管理示范田,并請市縣茶辦、高縣科毅茶葉公司、羊田鄉華豐村等技術人員現場講解、現身說法,多渠道幫助茶農更新觀念,主導嫩采,“生”拉“活”拽硬是把群眾從舊觀念中拉了出來,現在整到錢、嘗到甜頭的茶農開始動員還有少部分茶農了,在高縣蕉村鎮青云村茶廠,筆者看到幾臺剛從浙江引進的幾臺新機具正在轉個不停,茶廠老板黃仕均說:“往年,我都是做大宗茶,想收獨芽,可是茶農不采,今年不一樣了,一天我這一個廠都要收三、四百斤,價格最高出到40塊了,現在也是35塊,碧螺春還沒有生產出來的,訂都訂完了,250元一斤,價都沒有人講,照這個樣子發展下去,明年乃至后年我們三個廠要忙慘了,近5000畝良種茶園呀。”
據村支部書記王庸榮介紹,今年政府派了22名干部到我們村幫助群眾疏通思想,高縣科毅茶葉公司派來技術人員指導,現在村民們都行動起來了,主要以采獨芽,其次采一芽一葉,一天幾百人采茶葉,茶廠要收好幾百斤。今年,僅靠轉變采摘方式一項,該村茶農人平將增收1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