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采茶時節。75歲的李志義天剛亮就出門了,中午回來,他背著滿滿一袋新摘的茶葉,交給茶廠,短短一上午的辛勞就換來了400多元。與湖北毗鄰的山陽縣南部山區,近年茶葉生產已成氣候,貧困的小村莊靠茶富了起來。
李志義是山陽縣漫川關鎮娘娘廟村二組村民,大半輩子都在種莊稼,但現在他每天雇3名勞力,到自家幾畝茶園里采茶,采1公斤鮮葉工費20元。4月19日上午,他們4人采了4.5公斤,除去工費,李志義賺了400多元。鈔票還沒到手,老人已樂得眼睛瞇成一條縫。
漫川關鎮娘娘廟村是上世紀80年代末從紫陽引進茶種,當年全村只有幾十畝茶園。2003年到2007年,一下發展成近1200畝的連片茶園,全村275戶幾乎家家都有茶園,多的二三十畝,少的也有三四畝。
這兩年,茶園開始顯現巨大的經濟效益,村里5家“大戶”組建了股份制茶廠,還包了近400畝茶園,帶動全村千余村民,一起發財。每到采茶季節,幾乎家家都要雇工。每天摘三四百公斤鮮葉,當天加工完后隨即就被外地客商拉走了,西安、北京哪里的都有。去年結算時,好幾戶村民都拿到了1萬多元現金——而這不過是采茶期的3個月。
漫川關鎮有2.5萬人,去年人均純收入達5007元。副鎮長陳維林設想,將來把茶廠建在半山腰,帶動旅游,讓游客體驗采茶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