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盞的由來
來源:本站原創 編輯:龔芬著 發布時間:2015-03-19
相傳,茶盞始于唐代,因它的下部襯有托子,所以又叫茶托子,即后來的盞托。據李匡義《資暇集》載:盞托始于唐代宗寶應年間, 成都府尹崔寧,生活十分講究。其女喜歡飲茶,但茶盞注入茶湯后,端茶時易燙手,深感不便。一日,她靈機一動,把蠟烤軟,做了一個大小與盞底相同的蠟環,放在碟子上,再將茶盞置于環內,如此端盞飲茶,既不燙手,又不會使茶盞傾倒。后來,她讓漆工按此做了個漆托,用它置盞飲茶。其父崔寧見了,十分高興,因它是用來托茶盞的,就將這種碟子稱做“托”。從此以后,逐漸流傳開來。所以,茶學家一般認為,盞托始于唐代。現今出土的眾多古代茶具亦表明: 還沒有出土過比唐代更早的茶具盞托,這也就從一個側面為盞托的起始年代做了“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