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窯釉下彩執壺, 高21.7厘米,口徑8.0厘米,為灰白色胎,青黃色釉,撇口,矮頸,橢圓形腹,平底,低圈足;腹的一側有管狀短流,與此相對的一另一側有長曲形把手;壺身通體彩繪,用褐綠相間的聯珠紋組合成重疊山巒圖案,畫面顯得灑脫奇特,頗有變化。
釉下彩繪,是長沙窯的首創,它突破了以往茶具的單一釉色,又為以后茶具釉下彩的發展開了先河。長沙窯釉下彩執壺,在茶具發展史上,具有深遠的意義。
執壺,古人又稱之為瓶,今稱為壺,主要用來作為汲水或盛茶水的器具。在長沙窯中,執壺的造型很多,如壺腹就有圓形、扁圓形、瓜棱形、橢圓形等形狀;壺口有喇叭口、直口、洗口等式樣;壺流(嘴)有直管、八角、方形等形式;壺柄隨壺身變換款式。總之,唐代壺的造型之多,長沙窯是首屈一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