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將到,一些健康食用油也成為搶手貨,向來價高貨少的茶油也不例外。不過,在近日召開的“安全用油———健康進萬家”大型公益性論壇上,就有專家及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盡管茶油相對其他食用油價格明顯更高,但這并不代表市面上的茶油一定更健康。“由于有些廠家生產的茶油并不純,加工工藝存在風險,很有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危害。”專家表示。
浸出茶油可能用油渣
在論壇上,專家向新快報記者表示, 制作山茶油有兩種工藝,一種是“壓榨”———屬于傳統工藝。這種工藝相對的出油率低,但是全程不涉及化學添加物,產品安全可靠。另一種工藝叫“浸出”,這種工藝屬于現代化學工藝,技術由歐洲傳入已經相當成熟,它可以大大提高出油率從而降低成本。不過此類工藝相當復雜,但把控環節一旦出現失誤將對食品的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這種方法制作出來的油有大量化學溶劑(六號工業汽油)殘留于油脂內,日積月累極易使人患上各種疾病。暨南大學食品研究中心主任傅亮也表示,茶油在制作過程中所采用的工藝對人體的健康影響甚為重要。相對于成本低、利潤高但營養大量流失、化學溶劑大量殘留其中的浸出工藝而言,成本高、出油低、無污染、無雜質、無化學殘留物的壓榨工藝無疑更好的選擇。
大三湘茶油資源有限公司負責人還向記者透露,浸出油還有一個風險,那就是更容易被下腳料冒充。“油茶果被榨出油后的殘渣,茶油企業把它稱為‘茶餅’,‘茶餅’用‘壓榨’工藝無法再出油,只有‘浸出’工藝才能繼續榨取茶餅的‘剩余價值’。”
茶油<50元/斤多摻假
他還表示,還有一些茶油廠家沒有自己的生產基地,常常為了盡量壓低進貨價格,導致油品原料的質量很難有保證。農戶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會往里摻雜其他油類,或用陳年舊油攙兌。
“現在農民賣的農家毛茶油都要45塊錢一斤,毛茶油就是農民用土方法壓榨的,里面有很多雜質和水分,也不好保存。并且,在市面上出售的茶油還要在毛茶油的基礎上精煉掉雜質,使用率只有80%、加上包裝、市場銷售、 物流配送、稅費,利潤等各個環節,合理零售價應在80元以上才正常,如果一斤低于50元的,基本都是調和油,茶油調和油的真正茶油含量不會超過20%。”這位負責人向記者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