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二十二年《湖南志》載:“茶為南方近安化界產者頗佳。每夏,茶商至邑,區為二等。沿溪一帶而上,楊溪沉之,水溪則下矣。《湖南之茶》認為茶樹喜溫暖、濕潤,故過寒過熱和少雨之處,均不適宜。且喜生于高山濃霧的環境中,故高山茶的品質恒嫩優于低地茶……”
對茶與環境的關系前人已有了深刻的認識。湖南安化是黑茶的故鄉,自古就有“山崖水畔,不種自生”,“湯色玻咱,芳香異常,烹之無浮”的歷史記載,反映安化的地理環境宜于茶樹的生長。安化黑茶獨具優勢,除了安化黑茶的歷史原因外,還有與其相應的地理氣候因素。安化地處湖南中部,其氣候因子即不同于南方,又與北方有異,其鮮葉中的多盼與氨基酸含量不高也不低,制紅茶不如云南、制綠茶不如川陜浙江,唯黑茶獨具優勢,味雖苦但不至于濃烈澀口,且宜于酥酶,備受青睞。茶樹品種對茶葉品質的形成亦至關重要,烏龍茶有烏龍茶的品種,如用綠茶品種制作烏龍茶,其品質自然不及。明時曾一度統治中國邊疆的漢川茶竟被湖南安化黑茶所取代,乃因“湖南安化黑茶昧苦(濃烈剌激),宜于酥酶”。而安化黑茶這在已品質特點的形成與安化特有的品種98有關。
安化的自然生態環境優越,動植物種類資源豐富。安化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和在這種環境下所產生的安化云臺山大葉茶群體品種是安化黑茶獨特品質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