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位于鳳篁嶺上,三國時東吳曾來這里求雨,龍井因此而得名。北宋時,高僧辯才居住此地,為方便客來客往,整治山林,開通山道,龍井一帶方才旺盛起來。辯才好客,每有客來,喜奉一杯自植的香茗待客,龍井茶漸漸有了名氣。明、清以后,龍井茶聲譽鵲起,袁枚的《隨園食單》贊道“杭州山茶處處皆清,不過以龍井為最耳”。
后來,龍井問茶入選新西湖十景,這里的茶葉和風景更加身價倍增,每年清明前后,谷雨時節,茶農采茶、炒茶,茶香飄溢,吸引了更多的游人。
“御茶”逸事
清代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來到龍井茶區觀看茶葉采制,品茶賦詩。在歸途中,將龍井茶葉帶回給太后,太后喝后肝火頓消,連說這龍井茶勝似靈丹妙藥。乾隆立即傳旨將胡公廟前的十八顆茶樹封為“御茶”,年年采制,專供太后飲用。自此,龍井蜚聲海內外,問茶者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