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徽州區富溪鄉組織16名鄉村干部赴浙江紹興考察學習生態茶園建設。通過聽介紹、看基地、比效益,促使鄉村干部充分認識生態茶園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拓寬了視野,學習了經驗,增強了帶領廣大茶農建設好生態茶園的信心和決心。
據了解,紹興現有茶園約11萬畝,今年茶葉產銷達1.8萬噸,銷售額達2.36億元。全縣茶農實際增收1000萬元左右。御茶村茶業有限公司把1.8萬畝茶園改造成生態茶園,并從茶樹生長到茶葉加工全過程,都按綠色食品的要求進行科學管理,使產品符合國際標準。富盛鎮僅御茶村茶業有限公司的茶園基地就聯結了2萬多戶農戶。通過企業基地的生產培訓,農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現代農業,從而激發了學科技、用科技的內在積極性,自覺地改造著自我。
徽州區富溪鄉多數茶農對茶園的管理很粗放,茶樹年年重修剪,產量和產值都很低,質量和效益都不高,茶農增收緩慢。為振興黃山毛峰經濟,進一步打響黃山毛峰品牌,今年以來,富溪鄉積極響應區委、區政府號召,按照“政府引導、企業牽頭、協會(專業合作社)負責、茶農參與、逐步推進”的工作思路,大力實施生態茶園基地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鄉已規劃了1000畝生態茶園基地,謝裕大、光明、紫霞三大茶葉龍頭企業均建立自己的黃山毛峰大葉種茶苗繁育基地,全面實行“統防統治”管理。同時,通過示范帶動、良種推廣、良法運用、茶園改造及行政推動等舉措,利用3年時間在全鄉建設7000畝生態茶園(其中包括500畝無性系良種茶園),項目區內茶園全面實行“統防統治”,確保茶葉產品質量安全,茶葉畝產量由現在的30公斤提高到50公斤,畝產值由1000元提高到2000元,茶區茶農人均增收1000元。
富溪村黨支部書記寧鴻賓深有感觸地說,這次參觀學習,讓我們了解了先進理念,學習了先進經驗和做法,改變了傳統陳舊的思想觀念。我們要趁著十七屆三中全會的東風,加大茶園流轉力度,大力宣傳生態茶園建設的重大意義,積極引導廣大茶農參與生態茶園建設,進一步叫響黃山毛峰這塊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