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3月份開始種植有機茶以來,家住峨邊彝族自治縣楊河鄉高灣村的尼里馬史便不再外出打工,而是專心經營起了自家的茶園。看著長勢良好的茶樹,尼里馬史心里美滋滋的,對未來充滿了信心。而在彝區,通過種植茶葉,已帶動3200余戶農戶6600多名農民實現就地就業,茶農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500元。
為幫助更多彝區群眾盡快實現脫貧致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緊緊圍繞產業抓培訓、圍繞品牌促就業,力爭使彝區農民“掌握一項技術,發展一種產業,致富一個家庭,帶動一批農戶”,帶動彝區勞動者就業致富。2010年12月,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與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峨邊彝族自治縣、馬邊彝族自治縣、金口河區簽訂了峨眉雪芽有機茶萬人就業帶動項目五方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已提供100萬元項目啟動資金,用于彝區有機茶生產基地建設及茶葉生產加工技術的改造建設,力爭在三年內在彝區建立10萬畝有機茶生產基地,帶動上萬彝族茶農脫貧致富。
協議簽訂后,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主動與農業部門銜接,落實培訓資金100萬元,組織農業專家和制茶能手給茶農們授課,實行集中和現場指導參觀相結合,先后開展了茶葉栽培、茶葉采摘、茶園耕作、茶樹修剪、制茶工藝等技能培訓。同時,峨眉雪芽公司也派出技術顧問,對茶農進行系統的技術培訓。今年以來,已累計培訓茶農2000人次,茶葉加工人員110人次。
據悉,截至目前,彝區已建成有機茶基地1.33萬畝,帶動6600余名彝區群眾實現就地就業,茶農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500元。金口河區在永勝鄉正在建設有機茶基地100畝,該項目將直接帶動142戶農戶370人實現就業,同時輻射周邊村組50戶農戶137人實現創業就業;峨邊彝族自治縣無償為農戶提供有機茶苗,在楊河鄉新建有機茶基地600畝,涉及農戶30戶163人。到年底將建成1200畝成片茶葉基地,可直接帶動農戶80余戶農戶460人就業,輻射周邊村組112戶600余人直接受益;馬邊彝族自治縣在原有的茶園基礎上,改建有機茶基地12600畝,涉及農戶3000戶近6000農民實現就地就業。馬邊還組織馬邊金星茶業開發有限公司、馬邊永綠茶業有限公司和馬邊白楊槽茶葉專業合作社按峨眉雪芽公司技術要求改造有機茶初加工,技改后的生產線已投入生產。